聯系電話
-
現代鑄造工業的砂處理與砂再生過程,應重視三個必須的要素;再生砂的質量要素、再生設備的性能要素和工藝過程的措施要素。再生砂的質量要素:基本實現舊砂的團塊松散解體、顆粒均勻、不易產生鑄造缺陷?;救コf砂中的粉塵、砂粒光滑、可減少粘結劑使用量和殘留物帶來的不利因素。環境影響有效控制(主要針對SiO2含量、PH值、酸消耗量、灼燒減量、角形系數、含水量和灰分含量的技術指標控制)。保證質量要素的砂再生工藝流程的檢測手段和方法。再生設備的性能要素:選擇軟再生或硬再生工藝裝備時,應進行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并充分
-
洛氏硬度計是一種常用的硬度測量儀器,特別適于測試焊縫和熱影響區的硬度,產品具有性能穩定、使用靈活、可靠性高、維護簡便等優點。洛氏硬度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下面小編就來具體介紹一下。洛氏硬度計的工作原理在規定條件下,將壓頭(金剛石圓錐、鋼球或硬質合金球)分2個步驟壓入試樣表面。卸除主試驗力后,在初試驗力下測量壓痕殘余深度h。以壓痕殘余深度h代表硬度的高低。洛氏硬度試驗原理如圖所示。1-在初始試驗力F0下的壓入深度;2-在總試驗力F0+F1下的壓入深度;3-去除主試驗力F1后的彈性回復深度;4-殘余
-
原輔材料按配料的百分比各自加入,含碳量不足加入增碳劑調整;含硅量則用75%硅鐵調整;含錳量用65%錳鐵調整;磷和硫的含量均小于技術要求值,熔煉時鐵水溫度控制在1520℃。熔煉的鐵液1500℃時停滯快速升溫,過熱溫度對熱時段嚴格控制,否則鑄鐵的白口傾向趨大。適度過熱可以去除雜質,凈化鐵液,主要是降低鐵液中的溶氧量。過熱熔煉為孕育處理創造了必要條件。適度的過熱,有助于澆注溫度控制,可以提高鐵液的流動性,保證鑄件有清晰地輪廓,明顯減少廢品。經過多次反復調整,終確定了合金:(銅)按0.9%加入;硅鍶孕育
-
澆注過程中,泡沫塑料模在高溫鋼液的作用下發生分解,裂解其產物又與鋼液作用,同時在涂料和干型砂的作用下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化學冶金反應過程從而形成滲碳(增碳)。以泡塑模澆注時殘裂解為例,聚苯乙烯分解其過程。泡塑模內的碳終在鑄件產生的碳缺陷主要有兩種途徑:聚苯乙稀的化學式為(C8H8)n,高溫下裂解以后產物是C2H2、CH4、H2,裂解后產物碳氫比為1:2~1:4,這里面就含有一定的碳單質;當溫度高于800℃,短鏈苯乙烯和前期熱解產生的小分子氣體會再次熱解,分子鏈斷開,生成氫氣和碳黑。這兩種方式產生的碳
-
采用傳統的熔煉鑄造工藝往往能以滿足對高品質鑄件的技術要求,關鍵原因是合金中的非金屬夾雜物雪中出技術要求所允許的范圍。為了減少非金屬夾雜物的影響,人們一方面對配制合金的清潔爐料提出了嚴格要求,另一方面則竭力加強熔煉過程的控制,在鑄造工藝上采取加設過濾網(器)等措施。其中過濾器是減少、消除夾雜有效的措施,能起到其它工業措施無法達到的作用。鑄造過濾技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展起來的一種凈化金屬熔液的新方法、新工藝。應用實踐表明:過濾技術可以有效消除夾雜、夾渣、氣孔缺陷,是提高鑄件質量*的而且能見成效的工藝
-
隨著工程機械的近一步發展,大型礦車開采環境的不斷惡化,對于礦車產品上的耐磨件的性能要求不斷提高,要求耐磨材料在原有的高硬度、高強度、高抗疲勞性的同時具有良好的沖擊韌性,傳統耐磨材料及熱處理工藝并不能滿足大型礦車對耐磨件的韌性要求,這就需要在現有的材料基礎上,進行相關成分和熱處理工藝的調整使材料在高強度的同時擁有較好的塑韌性。主要工藝分析一、化學成分分析:大型齒尖材料選用的ZG30Cr2MnSi2Mo鋼,在允許NI元素添加量≤0.5的同時要求硬度在443-555HB的同時滿足常溫沖擊功≥25J,通
-
影響缸體缸蓋內腔清潔度的因素主要為脈紋、粘砂、燒結三大表面質量缺陷。缸體缸蓋砂芯目前國內一般都采用覆膜砂熱芯盒或者三乙胺冷芯盒工藝射制。由于冷芯盒工藝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性,除了一些特殊的砂芯之外,一般都采用冷芯盒射制全套砂芯。脈紋,是樹脂砂鑄件常見的鑄造缺陷之一,表現為在鑄件表面圓角、平面或高溫熱節處出現的鋸齒狀的不規則金屬凸起物,輕微時呈條狀分布,嚴重時呈網狀分布。普遍認為,在澆注過程中砂芯受金屬液熱作用,硅砂膨脹,某些部位發生β石英轉向α石英的相變,體積急劇膨脹,產生了較大的相變應力,當這些應
-
一、金相試件研磨方法:1.將水磨砂紙浸濕,平放在研磨盤中。2.打開左盤水開關,并調整好水流。3.開電源開關,金相磨拋機研磨逆時針方向旋轉。4.將切割好的試樣用力持住,并輕輕靠近砂紙,待試樣和砂紙接觸良好并無跳動時,可用力壓住試樣進行研磨。5.力度大約在不使研磨面因摩擦過熱而燒傷組織為佳(大約2kgf)。二、金相試件拋光方法:1、打開拋光機,打開水管,水流至砂紙2/3處,在100目的砂紙上進行拋磨,直至試件拋磨表面沒有明顯變化,更換至200目、400目、800目、1200目進行相同操作。2、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