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產業】導讀:3·15晚會把平時“隱身”于市場里的問題拉出來“示眾”,以此為經營者敲響警鐘,維護消費者的消費權益。其中,315調查牛蛙里的“獸藥”:多家知名門店均檢出,養殖戶稱上市前不停藥,315檢出牛蛙“獸藥殘留”,檢測儀器助力把好質量關。
據了解,作物和動物都會使用農藥獸藥治病治蟲,從而形成殘留,關鍵要看殘留的量值是否超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前,我國的農獸藥殘留限量值都是經過科學實驗和風險評估得出的,并且設定了100倍的安全閾值,只要在標準限量范圍內,就是安全的,但是一旦超標,危害較大。
長期食用農獸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后,當體內蓄積的藥物濃度達到一定量時會對人體產生多種急慢性中毒。此外,人體對氯霉素反應比動物更敏感,特別是嬰幼兒的藥物代謝功能尚不完善,氯霉素的超標可引起致命的“灰嬰綜合征”反應,嚴重時還會造成人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四環素類藥物能夠與骨骼中的鈣結合,抑制骨骼和牙齒的發育。紅霉素等大環內酯類可致急性肝毒性。
由于科學知識的缺乏和經濟利益的驅使,濫用獸藥和超標使用獸藥的現象普遍存在。其后果,一方面是導致動物性食品中的農獸藥殘留,攝入人體后影響人類的健康;另一方面,各種養殖場大量排泄物(包括糞便、尿等)向周圍環境排放,獸藥又成為環境污染物,給生態環境帶來不利影響,不難看出,農獸藥殘留超標危害很大。
2021年4月1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1年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中對于水產品獸藥殘留標準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近年來,繼小龍蝦之后,牛蛙成為消費新風向。憑借口感鮮嫩爽滑、高蛋白、多元菜品,牛蛙迅速占領餐飲市場。粵菜、湘菜、川菜、江浙菜等各大菜系競相進入牛蛙菜品研發賽道,牛蛙主題餐飲店在全國遍地開花。
然而,在牛蛙品類搶占餐飲市場的同時,一個弊端也凸顯出來——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較為嚴峻。其中,在315調查牛蛙里的“獸藥”,其被檢出的恩諾沙星的要求是恩諾沙星及其代謝產物環丙沙星總殘留限量不超100微克/千克。
食品安全大如天。消費者在外就餐,不僅要“吃得好”更要“吃得放心”,315檢出牛蛙“獸藥殘留”,檢測儀器助力把好質量關。
【(農業部公告1077號-1-2008水產品中 17種磺胺類及15種喹諾酮類藥物殘留量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不得洛美沙星、培氟沙星、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各分項限量值為2.0ug/kg;恩諾沙星和環丙沙星總和為100ug/kg)來自《2021年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
目前,農獸藥殘留檢測技術主要有光譜法、酶抑制法和色譜法。其中,色譜法又包括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高效液相色譜法。這些分析檢測技術在農藥殘留檢測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功效。
隨著科技發展,食品快檢技術與設備正顯現出檢測效率高、成本低、準確度高的優勢,也為食品質量監管帶來技術支撐。利用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獸藥殘留快速檢測儀、瘦肉精快速檢測儀等儀器設備,開展食品快篩快檢,保障食品安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