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近日,材料與能源學院陳俊松/吳睿團隊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Unlocking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rformance with Porous PtCoV Alloy Catalysts”的研究性論文,報道了一種嵌在碳納米纖維多孔結構中的PtCoV多孔合金催化劑(PtCoV-EPNF)。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為唯一通訊單位,博士研究生趙磊為論文第一作者,材料與能源學院陳俊松教授、吳睿副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針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碳擔載Pt基催化劑因離聚合物中磺酸基團毒化導致Pt利用率低的關鍵問題,研究人員合成了一種嵌在碳納米纖維多孔結構中的PtCoV多孔合金催化劑(PtCoV-EPNF)。通過高溫熱解過程中產生的Kirkendall效應,實現了納米合金的多孔化,從而顯著提高了Pt原子的利用率。此外,釩(V)的摻雜優化了Pt的電子結構,增強了PtCo合金的本征活性,并加強了多孔合金中原子間的相互作用,進而提升了催化劑的穩定性。
圖1. (a)抗磺酸基團中毒的Pt-離聚物界面微觀結構設計示意圖。PtCoV-EPNF催化劑納米顆粒在載體上分布情況表征:(b) SEM圖像及相應的(c)顆粒統計分析;(d) STEM圖像及相應的(e)顆粒統計分析。
此外,高溫碳化階段,聚丙烯腈與SiO2的限域作用確保了超過90%的Pt合金納米顆粒被原位封裝在碳纖維多孔結構內部(圖1)。在制備成膜電極(MEA)催化層時,這種嵌入性的催化劑能有效構筑出Pt-Nafion非直接接觸界面,釋放了活性位點,提高了低Pt負載下MEA輸出功率密度與穩定性(圖2)。本研究工作為開發低Pt燃料電池催化劑提供了新的思路。
圖2. PtCoV-EPNF催化劑耐離聚物中毒研究。基于不同離聚物與碳質量比的(a) PtCoV-EPNF、(b) PtCoV-LSNF和(c) Pt/C催化層的H2-O2燃料電池極化曲線和功率密度曲線圖;(d)不同離聚物與碳質量比的陰極催化層磺酸基團覆蓋度和(e)質子傳輸阻抗;(f) PtCoV-EPNF催化劑與Nafion混合前后的Pt 4f XPS譜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