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據以色列研究所近日在《科學》(Science)上發布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到2020年,持續將近一年的澳大利亞叢林大火,導致南半球上空的
氣溶膠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研究人員指出,盡管澳大利亞叢林大火在 2020 年 5 月初就被完全撲滅,但到達平流層的氣溶膠至少一直持續存在到 7 月。
關于氣溶膠
氣溶膠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這些顆粒大小通常在0.01~10μm之間,來源和形成原因復雜多變。空氣中的花粉與塵埃,云與霧,燃燒造成的煙霧,生產加工產生的粉塵,都有可能是氣溶膠的組成部分。
氣溶膠污染與危害
氣溶膠具有膠體性質,不因重力而沉降,可懸浮在大氣中長達數月、數年之久。氣溶膠中的粒子具有很多特有的動力性質,光學性質,電學性質等。氣溶膠的特性可以使一些在通常情況下相當緩慢的化學反應進行得非常迅速,甚至可以引起爆炸,如磨細的糖、淀粉和煤等。
由于氣溶膠的懸浮與膠質等特性,它對大氣層的影響作用是不容忽略的。氣溶膠可以影響云的凝結以及雨滴冰晶的形成,進而影響云的存在時間,終甚至會影響降雨量的大小。
氣溶膠本身對環境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如霧霾現象,其實就是氣溶膠表現形式之一。霧霾含有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細顆粒、有毒物質達20多種,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組成,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陰沉灰暗。霧霾中的細微顆粒物漂浮在空中,極易被人體吸入,通過呼吸系統進入支氣管,甚至肺部。
3月份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項研究也證明,氣溶膠在日常條件下也會形成氧自由基(活性氧,ROS)溶解在呼吸道表面,產生高反應性化合物,提高上呼吸道疾病和癌癥風險。
氣溶膠監測
氣溶膠危害不容忽視,目前世界各國均通過提高城市綠化程度、污染企業減排減產、加強管控機動車尾氣排放等方式來減少空氣中顆粒物含量。
在改善環境減少氣溶膠污染的同時,對氣溶膠的監測也不能放松。空氣中PM2.5指數是氣溶膠形成的主要判斷依據。因此,各地紛紛建設PM2.5監測站點或采購相關監測儀器,如2021年三月,沈陽市生態環境局預算兩千萬建設72個PM2.5自動監測站點;2020年11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算將近一個億,對“國家大氣顆粒物組分監測網運行項目-組分網自動運維及手工采樣服務”進行公開招標。
此外,氣溶膠水溶性離子在線分析系統、氣溶膠
質譜儀(AMS)、氣溶膠激光雷達等等一系列針對氣溶膠檢測的儀器也在不斷研發和投產應用。
后記
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氣體”,人類每天都在呼吸著空氣,而氣溶膠則是隱藏在空氣中的“無形殺手”,想要降低氣溶膠危害,就必須要重視空氣污染的防治工作。諸如澳大利亞從里大火事件,不僅僅是對當地的動植物和人類影響巨大,也是對空氣質量的巨大危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