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利用遙感技術等手段監測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可提前對藍綠藻暴發進行預警,定量估算水體中藻毒素的含量。該成果已在太湖、巢湖等投入使用。
水體富營養化,主要體現在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水體導致藻類快速繁殖。當藻類死亡時,大量消耗水體溶解氧量,導致魚類等生物大量死亡、水生態系統崩潰。藻類大量死亡會導致水體散發惡臭味道,一些水藻(藍綠藻)還會產生毒素,造成嚴重污染。
通過衛星遙感與實際布點相結合,構建遙感模型計算水體透明度、葉綠素、總氮和總磷含量,以此監測湖泊和水庫的富營養化程度,還可以估算藻毒素的含量。模型中加入關鍵變量——藍綠藻中所特有的指示性色素藻青蛋白。藻青蛋白既有很好的光譜特性,能被遙感技術識別,又能準確反映藍綠藻濃度,提高遙感技術測算藍綠藻濃度的準確性,也是估算藻毒素的關鍵。
遙感技術是從地面到空間各種對地球、天體觀測的綜合性技術系統的總稱。可從遙感技術平臺獲取衛星數據、由遙感儀器以及信息接受、處理與分析。遙感技術是正在飛速發展的高新技術,它已經形成的信息網絡,正時時刻刻、不斷地向人們提供大量的科學數據和動態信息。
衛星遙感,根據不同地物的光譜響應特征不同,在近紅外波段,潔凈水體的反射率遠比土壤和植被的反射率低,所以在衛星圖像上可以很容易地區分水體和非水體的界限。像黃河這樣泥沙含量較高的水體,其反射率的大值移向可見光波段,但仍比土壤和植被為低。這樣,在衛星圖像上就能夠將發生凌汛的地點及其區域判讀出來,進而可以根據像元數估算淹沒范圍和面積。此次對黃河凌汛先后進行了4次監測,都是利用白天下午兩點的美國的極軌氣象衛星的數據。這些數據分別屬于可見光、近紅外、熱紅外三個波段。利用計算機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按照紅、綠、藍通道制成三通道假彩色合成圖像,并在圖像上判定水淹區域和測算水淹面積。然后把監測結果圖像和統計圖表報告防汛領導部門,用來指揮抗災。
目前該成果已投入應用,對太湖、巢湖進行動態監測,對藍綠藻暴發進行提前預警,并提供應對治理策略。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