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10月1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內蒙古一直是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意見》進一步明確內蒙古自治區到2027年,新能源裝機規模將超過火電;到2035年,新型能源體系基本建成。
《內蒙古自治區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裝機居全國第三位、發電量居全國第一位,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6423萬千瓦,同比增長12.9%,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部電力裝機容量的38.0%,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全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21.3%。
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內蒙古作為傳統富煤地區,如何順利完成煤電的定位轉換至關重要。《意見》指出,未來將優先支持內蒙古開展煤炭產能儲備,建立一定規模的煤炭調峰儲備產能。強化煤電兜底保障,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內煤電建設,儲備一批煤電項目。高質量建設鄂爾多斯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和煤制油氣戰略基地,帶動煤基新材料高端化發展。
專家表示,內蒙古的煤炭儲量依舊占全國16%,目前正處在“風光入場、多能互補”的階段,煤炭正在由能源屬性變成原料屬性,進入化工序列,一部分碳的成分就轉化為產品固定下來。下一個階段是在綠電支撐下,推動高載能、高排碳、低水平的產業向高載能低排碳、高水平的產業轉型。
專家預測,內蒙古未來將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在全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目前內蒙古掌握全國57%的風能資源,超過21%的太陽能資源。同時,大量的煤炭資源加上龐大的火電機組,為下一步新能源大規模的并網接入提供了基礎和前提。特別是擁有相對獨立的蒙西電網,為探索新型電力系統和新能源的接入提供了先行先試的機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