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根據文物保護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機械工業
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已組織完成了《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系統 終端配置要求》文物保護標準的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郵箱lxj@tc124.com。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參考WW/T 0094-2020 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 監測終端 紫外線;WW/T 0095-2020 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 監測終端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WW/T 0104-2020 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 監測終端 溫濕度;WW/T 0105-2020 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 監測終端 光照度;WW/T 0106-2020 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 監測終端 二氧化碳等文件內容編制。
本文件規定了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系統用監測終端配置的總體原則、監測終端種類及技術要求和監測終端配置要求。
總體原則:
1.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終端配置應能全面、客觀反映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狀況,應覆蓋室外環境、大環境、小環境與微環境。
2.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終端配置應根據文物主控環境風險,合理選擇監測終端種類和采樣頻次,服務于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風險評估。
3.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終端配置應根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終端配置應根據文物儲藏、文物展陳等應用場景合理選擇監測終端。
4.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終端配置應能方便對比,評價各種預防性保護措施的效果。
5.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終端配置應優先選擇 WW/T XXXX-XXXX(館藏文物保存環境質量要求)中有要求的環境參數進行監測。
6.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技術要求應滿足 WW/T 0016-XXXX(館藏文物保存環境質量檢測技術規范)中第4章和第5章的要求。
7.對于有相同調控措施的多個館藏文物保存環境,宜進行歸類,選擇有代表性的位置進行監測,以減少監測終端配置數量。
監測終端種類及技術要求:
1.館藏文物保存微環境、小環境用基本監測終端種類主要包括:
——溫濕度監測終端;
——光照度監測終端;
——紫外線監測終端;
——二氧化碳監測終端;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監測終端;
——環境質量評估監測終端,可細分為:
• 有機污染物環境質量評估監測終端;
• 無機污染物環境質量評估監測終端;
• 含硫污染物環境質量評估監測終端。
——其他類型的監測終端。
2.溫濕度監測終端應滿足 WW/T 0104-2020 的要求。
3.光照度監測終端應滿足 WW/T 0105-2020 的要求。
4.紫外線監測終端應滿足 WW/T 0094-2020 的要求。
5.二氧化碳監測終端應滿足 WW/T 0106-2020 的要求。
6.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監測終端應滿足 WW/T 0095-2020 的要求。
7.環境質量評估監測終端應符合 WW/T XXXX-XXXX(館藏文物保存環境質量檢測技術規范)的附錄 A的要求。
8.宜選用多參數組合式監測終端,合理減少監測終端數量。
本文件適用于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系統的建設和應用。(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