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科普】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
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父子所首創,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波長的1/2。1931年,德國科學家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制電子顯微鏡,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場革命,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百萬分之一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
光學顯微鏡一般由目鏡、物鏡、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壓片夾、通光孔、遮光器、轉換器、反光鏡、載物臺、鏡臂、鏡筒、鏡座、聚光器、光闌組成。
光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主要有明視野顯微鏡(普通光學顯微鏡)、暗視野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微分干涉差顯微鏡、倒置顯微鏡、工具顯微鏡、金相顯微鏡、生物顯微鏡、體視顯微鏡等。
金相顯微鏡
金相顯微鏡主要用于鑒定和分析金屬內部結構組織,它是金屬學研究金相的重要儀器,是工業部門鑒定產品質量的關鍵設備,該儀器配用攝像裝置,可攝取金相圖譜,并對圖譜進行測量分析,對圖象進行編輯、輸出、存儲、管理等功能。
生物顯微鏡
生物顯微鏡是用來觀察生物切片、生物細胞、細菌以及活體組織培養、流質沉淀等的觀察和研究,同時可以觀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體以及粉末、細小顆粒等物體。生物顯微鏡也是食品廠、飲用水廠辦QS、HACCP認證的必備檢驗設備。
工具顯微鏡
工具顯微鏡,是一種以光學(顯微鏡)瞄準和坐標(工作臺)測量為基礎的機械式光學儀器,可用于測量各種長度和角度,特別適合于測量各種復雜的工具和零件,如螺紋、凸輪的輪廓、切削刀具和孔間距等,應用范圍很廣。
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簡稱電鏡,英文名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EM),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現代科學技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電子顯微鏡由鏡筒、真空裝置和電源柜三部分組成。電子顯微鏡按結構和用途可分為透射式電子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反射式電子顯微鏡和發射式電子顯微鏡等。
掃描電子顯微鏡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是一種介于透射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之間的一種觀察手段。其利用聚焦的很窄的高能電子束來掃描樣品, 通過光束與物質間的相互作用, 來激發各種物理信息, 對這些信息收集、放大、再成像以達到對物質微觀形貌表征的目的。新式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可以達到1nm;放大倍數可以達到30萬倍及以上連續可調;并且景深大, 視野大, 成像立體效果好。此外, 掃描電子顯微鏡和其他分析儀器相結合, 可以做到觀察微觀形貌的同時進行物質微區成分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在巖土、石墨、陶瓷及納米材料等的研究上有廣泛應用。因此掃描電子顯微鏡在科學研究領域具有重大作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