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低碳轉型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日,今年一季度全國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均超過125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4倍,市場占有率達到19.3%,這進一步凸顯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地位。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快速增長期,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配件動力電池的需求也將持續擴大。儀表網發布的文章
《新能源汽車進入快車道,應消除車主兩大“焦慮”》中提到,新能源汽車要發展,必須消除車主的“里程焦慮”和“充電焦慮”,解決這兩大焦慮的關鍵就在于動力電池。
近年來動力電池廠商紛紛加快研發步伐,開拓海外原材料市場,致力解決新能源汽車動力不足的問題。作為我國動力電池企業的代表之一,寧德時代近期與印尼國有集團簽訂協議,其子公司計劃在印度尼西亞北馬魯古省FHT工業園區及印尼其他相關工業園區打造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囊括了采礦和加工、電池材料、電池制造以及電池回收等子項目,投資總金額近60億美元。
寧德時代表示,此次合作是寧德時代開拓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該項目將進一步完善該企業在電池行業的戰略布局,保障上游關鍵資源和原材料供應,降低生產成本,并推進公司電池回收產業布局。
據介紹,ANTAM是一家印度尼西亞上市的國有礦業公司,印尼電池公司(IBI)是由印尼國家石油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國家礦業公司以及ANTAM新組建的專門用于開展電池生產的投資公司,主要在印尼及海外投資電池及相關產業鏈項目。
金屬鎳是鋰離子電池生產的關鍵材料之一,而印尼擁有大量的的鎳礦產量和儲量,數據顯示,2020年,印尼鎳礦產量為77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31%。
印尼的鎳礦還得到了海外電池廠商的垂涎,近日LG集團也與印度尼西亞國有企業簽署了協議,推動一個價值約90億美元的項目,希望通過此次項目,能確保電池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從而提高其電池業務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LG新能源表示。
可以看出,寧德時代和LG紛紛布局海外市場來保障供應鏈穩定。這是由于今年以來,鎳、鈷等重要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以及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持續,導致的動力電池廠商成本增加、供需失衡。
針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及原材料漲價問題,工信部表示將適度加快國內資源開發進度,同有關部門合作,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推動原材料價格盡快回歸理性。
工信部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明,下一步將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推動電動化與智能網聯技術融合發展,進一步提高動力電池安全、低溫適應等性能,并持續開展好新能源汽車下鄉以及換電模式試點工作,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
相信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及大力支持下,相關舉措會進一步落實到位,新能源汽車上下游企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