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傳感器產業鏈結構圖
?
氣體傳感器行業的上游主要為電子元件、光學材料、探測器、貴金屬材料、精密加工等行業。電子元件等工業制成品行業處于高度競爭狀態,廠商眾多,競爭激烈,產品普遍供大于求。同時,具有行業優勢地位的企業可以利用自身采購的規模優勢與上游企業談判,獲得采購價格優勢、穩定貨源和可靠產品質量。未來伴隨我國電子元件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內優秀企業的快速成長,電子元件的國產化替代有望加速,其價格將隨著我國企業的介入呈現加速下降的趨勢。貴金屬材料及制品價格波動較大,但占氣體傳感器成本的比例較小,因此貴金屬的價格波動對本行業的影響不大。
探測器、光學材料是氣體傳感器的重要零部件,根據傳感器的功能不同,其需要的上述材料種類也不盡相同,但多為常規工業產品,例如紅外CO2氣體傳感器需要的熱電堆紅外探測器、濾光片等較容易取得。企業購進相關上述材料后,還需結合硬件、結構、軟件算法設計及生產工藝控制,進一步生產加工成氣體傳感器,這是氣體傳感器的核心技術所在。當氣體傳感器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后,從降低成本的角度出發,亦可自產探測器。
氣體傳感器的下游應用領域眾多,主要包括智能家居、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可穿戴設備、醫療、工業過程、環境監測等行業,終端客戶覆蓋行業類型廣泛、種類繁雜、分散度高,終端產品的復雜性、個性化程度高。隨著互聯網與物聯網的高速發展,氣體傳感器的下游領域如智能家居、汽車電子、智慧醫療等智慧生活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氣體傳感器行業作為其上游行業,也必將迎來較大的發展契機。氣體傳感器的應用領域多為朝陽產業,市場需求具有良好成長性及可持續性。預計2020年,氣體傳感器產業規模將達到600億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