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氣氣體報警器的安裝位置需綜合考慮氣體特性、環境因素及安全規范,以確保其準確檢測泄漏并保障安全。以下是具體安裝位置的要求及建議:
一、根據氣體特性確定安裝高度
二、考慮環境因素優化安裝點
溫濕度控制:避免安裝在相對濕度≥90%RH或溫度超出-40℃~55℃范圍的環境,防止水汽凝結溫度影響傳感器性能。
腐蝕性氣體防護:遠離強腐蝕性氣體環境,防止傳感器元件受損導致數據失真。
電磁干擾規避:安裝位置需避開強磁場區域,同時確保屏蔽線接地可靠,避免電磁干擾影響信號傳輸。
三、遵循安全規范與監測范圍
泄漏源覆蓋:報警器應安裝在閥門、管道接口等易泄漏點1米范圍內,確保第一時間捕捉泄漏信號。
保護半徑規劃:室內空間按7.5米半徑均勻布點,室外按15米半徑設置,形成監測網絡。
通風條件匹配:在開放空間或通風不良區域,需結合氫氣積聚特性調整安裝高度,例如在通風口上方增設報警器以覆蓋潛在積聚點。
四、特殊場景的針對性安裝
氫氣儲存區:在儲罐頂部或通風口上方安裝報警器,監測泄漏后氫氣的垂直擴散路徑。
加氫站設施:根據《加氫站技術規范》,在壓縮機間、儲氫容器等區域頂部設置報警器,確保泄漏時快速響應。
工業生產車間:在氫氣使用設備(如反應釜、管道)上方安裝報警器,并結合通風系統聯動控制,實現泄漏時的自動排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