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與傳統汽車相比,智能網聯汽車的電子電氣網絡架構非常復雜,電子電氣設備數量和軟件代碼量的增多,導致安全風險點的增多。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分為三大方面:車輛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數據顯示,全國安全生產的死亡人數70%以上是道路交通。由此可見,智能網聯汽車在交通安全方面面臨的挑戰相對較大。
工信部:安全事故一定要全部消除
近日,“智駕.碳新”第十七屆超級汽車論壇順利舉行,多方專家和大佬共聚一堂,討論了多種難題。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工信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長李毅中表示,在雙碳背景下,要將減碳減排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在研發和生產中,要測試和驗證減碳的實際效果。
針對智能網聯汽車安全,他還特別指出,“智能網聯汽車要上路,安全是第一位,一定要杜絕人身事故,事故減少90%不行,一定要全部消除,特別是不能發生人身事故。”
如何減少智能汽車安全事故?
智能網聯汽車是一個系統性問題,雖然要著重于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管控安全,但必須建立立體、全面、系統的智能網聯汽車安全研究、測評、應用、管控體系。
1)政策引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安全行車可靠性、操作穩定性、制動安全性等相關
標準的研究制定,引導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規范化、統一化發展。
2)加強管控。智能網聯汽車運行管理主要包括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處理和實時運行管理三個部分。可通過建立智能網聯汽車道路交通管理運行監管平臺,對智能網聯汽車運行安全開展實時管理;針對上道路行駛的智能網聯汽車,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可基于車聯網信息技術進行違法取證、執法,以維護交通秩序;針對涉及智能網聯汽車的交通事故,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可基于新技術開展車輛檢驗、檢驗鑒定等進行交通事故處理。
3)推進檢測。在傳統汽車產品可靠性和可信度分析方法的基礎上,充分應用虛擬仿真技術,識別風險和問題,持續改進系統和零部件,建立智能網聯汽車安全規則的自適應設計、產品可靠性分析流程等。
信息安全關乎國家安全 也不容忽視!
智能網聯汽車車輛安全是指智能網聯汽車發生感知錯誤、決策失誤、控制失效等故障時,系統仍能保持車輛的安全性或保證其進入到安全狀態。無論處于任何發展階段,如果功能安全得不到解決和保障,智能網聯汽車將無法得到應用,更無法準入和走向市場。
在信息安全方面,黑客攻擊的風險也令人擔憂。信息安全是繼主動安全、被動安全、功能安全之后,將成為汽車領域中的第四大安全問題。因為聯網,智能汽車從原來的信息孤島變成了一個信息節點,數據風險大致分為三類:黑客攻擊影響行車安全,
傳感器侵犯車內車外隱私,和掃描車周圍環境影響國家安全。因此,如何保障智能網聯汽車在網絡環境下的安全性,是世界各國共同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結語:出行安全是汽車最根本的保證,隱私安全是用戶最基本的體面。無論對個人還是國家,信息安全都是和生命、財產安全相輔相成的基礎要素?;ヂ摼W不是法外之地,日益蓬勃發展的車聯網自然也不例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