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導讀:新的一年,上海嘉定工業區穩中求進,持續培育壯大新動能。上海智能
傳感器產業園作為其中一個載體,2022年計劃引進60家智能傳感器、集成電路企業,不斷增強產業集聚力,做大做強產業鏈,搶占產業“新賽道”。
2022年1月初,致力于國產車規級核心芯片自主研發的水木藍鯨落戶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水木藍鯨成立于去年6月,目前該企業車規級芯片MCU已完成研發,預計今年4月份將在奇瑞小螞蟻座椅控制器上實現量產。
借助國際汽車城的區位優勢和產業資源,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幫助企業拓展市場,搭建技術交流、資源共享平臺,助力技術創新。目前,水木藍鯨已經與上汽集團、華域汽車、采埃孚等多家汽車公司達成合作意向。水木藍鯨市場總監楊斌表示:“嘉定汽車產業集聚,園區的幫助能夠讓我們的產品盡快實現應用落地。”
據悉,國內傳感器企業和車企的合作基本通過供應商來構建,存在研發脫節等痛點問題。針對這一情況,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通過做大做強相關產業鏈,讓企業與嘉定汽車產業生態相匹配。“我們要充分發揮嘉定比較雄厚的汽車產業基礎,多渠道多維度加強產業融合,深化智能駕駛場景應用,把產業發展的‘痛點’轉化為發展的‘亮點’。”嘉定工業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總經理許利萍表示。
過去一年,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完成歐好聲波智慧物聯網、協牧電子、芯思微半導體、力矽微電子等85個注冊項目,汽車傳感器、集成電路設備、物聯網應用等新興領域初具規模,合計注冊資本26.12億元,預計達產后可實現營收106.39億元。
除了增加相關產業的集聚度,園區還持續在做大做強產業鏈方面發力。2022年1月,上海共進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先進傳感器封裝測試項目在產業園落地。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一期生產廠房裝修、設備采購和組織架構搭建,預計將在今年6月底投產。項目一期總投資約15億元人民幣,達產后年銷售額預計7-10億元人民幣。企業還將依托園區優勢,與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先進傳感器測試服務平臺進行深度合作。
據了解,傳感器產業鏈有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應用等環節,嘉定擁有較多傳感器設計以及制造企業,但是封裝、測試類企業相對缺乏。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瞄準這一機遇,引進共進微電子項目,增強、補強相關產業鏈,完善“新賽道”。未來,園區還將進一步加大與各類平臺、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聯動合作,增強產業生態圈的吸附力,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加快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定工業區也將繼續以智能傳感器產業園、中廣國際等一批具有顯示度、帶動力的特色園區為載體,深化汽車芯片產業園規劃建設,挖掘行業新動能,形成新的支撐點。嘉定工業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沈杰表示:“嘉定工業區產業基礎實、布局早、勢頭好,今年一季度擬簽約8個實體項目,預計總投資47.49億元,‘3+1’新動能體系總體呈現出多點開花、乘勢而上的局面,并向著嘉定‘三個千億級、一個倍增’的目標逐步邁進。”
為了推進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上海嘉定在區級層面也發布了32條扶持政策,鼓勵企業不斷成長壯大。到2025年,上海嘉定以智能傳感器芯片為核心的智能硬件相關產業產值預計將突破千億元,成為上海、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傳感器及智能硬件產業高地。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