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市場】導讀: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邊緣云計算市場規模為91億元,相關機構預測,預計2030年邊緣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將近2500億元,發展可期。
邊緣計算可以將其定義為遠離集中式基礎結構并靠近面向單個數據源的網絡邏輯邊緣的數據計算處理。
它也可以被描述為一個分布式IT網絡體系結構,能夠對本地產生的數據進行移動計算。因此,它不是將數據發送到數據中心,而是分散計算能力,以確保在減少網絡存儲和帶寬要求的同時,無延遲地進行實時處理。
邊緣計算的關鍵技術主要有三個,分別是有虛擬化技術、云技術和SDN技術。
詳細來講,虛擬化技術:邊緣計算中,計算、存儲、網絡資源均采用了虛擬化技術,將硬件資源池化;并用軟件進行智能化調度。極大地方便了移動邊緣計算實現統一的資源管理,同時網絡虛擬化技術提升數據傳輸的智能化程度,減少傳輸時間。
云技術:邊緣計算需要滿足多用戶共享網絡邊緣計算和存儲資源,但
服務器容量相比起云計算處理中心的服務器容量較小,因此需要引入云化的軟件架構,將軟件功能按照不同能力屬性分層解耦部署,實現有限資源條件下任務處理的高可靠性、高靈活性、可擴展性。
SDN技術:移動邊緣計算部署在網絡的邊緣,需要大量的接口配置、對接和調測SDN技術將核心網的用戶面和控制面進行分離,并向上提供靈活的可編程能力,這極大地提高了網絡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同時大幅減少了網關的配置工作。
對物聯網而言,邊緣計算技術取得突破,意味著許多控制將通過本地設備實現而無需交由云端,處理過程將在本地邊緣計算層完成。這無疑將大大提升處理效率,減輕云端的負荷。由于更加靠近用戶,還可為用戶提供更快的響應,將需求在邊緣端解決。
2020年中國邊緣云計算市場規模為91億元,其中區域、現場、loT三類邊緣云市場規模分別達到37億元、38億元及16億元。預計到2025年整體邊緣云規模將以4.0%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至550億元,其中區域邊緣云將憑借互動直播、vCDN、車聯網等率先成熟的場景實現增速領跑。2030年,中國邊緣云計算市場規模預計達到接近2500億元。
可以見得,雖然邊緣云計算尚處在發展的萌芽期,但未來成長空間非常廣闊。相關企業可重點布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