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會議】8月18日,2017邊緣計算(智能制造)行業發展應用研討會在遼寧沈陽東北大學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會議宣布中國自動化學會和邊緣計算產業聯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國自動化學會邊緣計算專業委員會獲批正式成立。
會議期間,業內專家、海內外學者共同探討了邊緣計算新技術進展,交流了制造業用戶對于邊緣計算的應用需求,以及邊緣計算在智能制造各領域的典型應用。
此次會議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主辦、中國自動化學會邊緣計算專業委員會協辦、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承辦。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邊緣計算產業聯盟理事長、沈陽自動化所所長于海斌研究員,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專家董景辰教授,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秘書長楊澤民,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等應邀出席會議。海內外專家、國有大中型企業、ICT以及自動化企業代表等參加了會議。邊緣計算產業聯盟技術與標準組主席、沈陽自動化所工業控制網絡與系統研究室主任曾鵬研究員主持會議。
于海斌首先致開幕詞。他簡要介紹了邊緣計算產業聯盟成立以來的發展情況,并指出,當前正值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以邊緣計算為代表的新技術來實現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因此,聯盟將智能制造作為邊緣計算技術重要的產業應用方向和聯盟近期重要的發展領域。他表示,希望通過召開本次面向智能制造行業發展的邊緣計算技術與應用研討會,使與會各方進一步了解智能制造的發展形勢與需求,邊緣計算與產業相關的國內外新進展。
王天然在致辭中說,智能制造是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線。面向未來個性化定制的新型生產模式,迫切需要邊緣計算技術來進一步提升機器的智能。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討論將智能制造作為聯盟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希望能夠以智能制造作為切入點,推進邊緣計算技術的成熟和行業落地。
隨后,曾鵬宣讀了兩項決議:一是中國自動化學會和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已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本著互信互利的原則,發揮在相應業務領域的各自優勢進一步加強在自動化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動OT和ICT產業開放協作,孵化
行業應用佳實踐,促進邊緣計算產業健康與可持續發展;二是中國自動化學會邊緣計算專家委員會已獲得中國自動化學會的同意批復,正式成立。中國自動化學會邊緣計算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由曾鵬擔任。專委會將在中國自動化學會的領導下,開展邊緣計算領域相關技術的深入研究,邊緣計算技術發展。
在上午的報告環節,董景辰作了題為《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技術路徑》的報告,芬蘭阿爾托大學終身教授Valeriy Vyatkin作了題為Edge Computing Concept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Virtual Distributed
PLC的報告,葡萄牙布拉干薩理工學院、IEEE TII副主編Paulo Leitao教授作了題為The Power of the Edge for Smart Manufacturing的報告。
下午,來自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華晨汽車集團等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報告人,交流了邊緣計算技術在智能制造、機器人產業、石化智能工廠、數字工廠建設等領域的應用情況,以及軟件定義工業實時網絡、基于邊緣計算的知識驅動工業軟件智能體等技術研究進展。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 ECC)成立于2016年11月,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爾公司、ARM和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倡議發起。于海斌任理事長。聯盟旨在搭建邊緣計算產業合作平臺,推動OT和ICT產業開放協作,孵化行業應用佳實踐,促進邊緣計算產業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原文標題:2017邊緣計算(智能制造)行業發展應用研討會在沈舉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