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導讀:隨著人工成本的上升和工業4.0的不斷發展,智能制造已經成為了未來發展的大趨勢,相關數據顯示,智能制造未來五年將快速增長,對于作為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的
儀器儀表行業來說,如何才能把握智能化發展的潮流?
智能制造主要是指制造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等功能,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制造裝備主要包括新型
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可以說,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已經成為了未來制造業發展方向的標配,智能制造行業快速增長。
智能制造行業快速增長
近年來,在“工業4.0”的引導下,全球工業制造技術正推動各國制造業的生產方式逐漸從手工生產、半自動生產發展為自動化生產,或從自動化生產發展為智能化生產,實現工廠智能化。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場規模為2147億美元,到2025年將快速增長至3848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38%。
在我國,在制造業產業升級及裝備制造產業鏈上先進技術的推動下,國內制造業生產方式也逐漸向自動化生產、智能工廠的生產方式轉變,新能源汽車、3C消費電子等越來越多的行業正加速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生產。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我國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市場規模由1421億元增長至1865億元,預計2025年達2347億元,智能制造行業快速增長,未來發展可期。
此外,智能裝備制造業是我國成為制造強國的強大裝備支撐,是國民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發展的基礎。智能制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我國制定相關政策加碼智能制造行業。
政策加碼智能制造行業發展
近年來,政府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并隨后出臺了11個配套的實施指南、行動指南和發展規劃指南,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全面轉入實施階段。
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利用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實現供需精準高效匹配,促進制造業發展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
2021年,《“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規劃指出,推進智能制造,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普及數字化, 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 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轉型。
2021年,《“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工程,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深入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鼓勵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和新產品規模化應用。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政策的加碼,加之市場的驅動,目前,我國多個行業已經在智能制造上取得了不少突破。對于作為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儀器儀表行業來說,如何才能把握智能化發展的潮流?
儀器儀表行業發力要趁早
作為發現數據的“眼睛”、執行操作的“手腳”,可以說,儀器儀表在工業控制中的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智能制造將對于整個制造行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中國智能制造推進體系基本形成,關鍵領域實現突破,試點示范成效明顯。在國家層面實施了305個試點示范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高近30%。然而,對于國產儀器儀表行業來說,起步晚,任務重,要想實現智能制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因此,在智能制造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儀器儀表行業發力要趁早,相關企業要趁早抓住這個機會,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針對制造過程中的感知、分析、決策、控制和執行等環節,融合集成先進制造、信息和智能等技術,實現制造業的自動化、智能化、精益化。同時,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加速實現儀器儀表的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升級。
結語:隨著國家對智能制造的大力支持,我國智能制造行業保持著較為快速的增長速度,智能制造快速增長的浪潮下,儀器儀表行業發力要趁早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