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導讀: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下屬的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27日成功接收資源一號02E衛星(5米光學衛星02星)數據。這是資源一號02E衛星在發射后下行觀測數據,接收到的數據均處理正常。
27日10時37分和12時18分,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云站先后成功跟蹤、接收到資源一號02E衛星下行數據。接收任務時長分別為9分01秒和5分05秒,完成總計159GB數據的實時接收、記錄、傳輸。
資源一號02E衛星于2021年12月26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星將與2019年9月發射升空的資源一號02D衛星組網運行,主要服務于減災、環保、住建、交通等行業領域。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2021年新增對5顆我國陸地觀測和科學衛星數據的接收任務,新增衛星數據接收任務首軌數據接收成功率達到100%。
中國遙感系列衛星是指利用遙感技術和遙感設備,對地表覆蓋和自然現象進行觀測的人造衛星,主要應用于國土資源勘查、環境監測與保護、城市規劃、農作物估產、防災減災和空間科學試驗等領域,與人們生活也密切相關。
遙感影像是地球表面的“相片”,真實地展現了地球表面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信息。這比傳統的地圖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影像地圖已經成為重要的地圖種類之一。隨著商業衛星影像的分辨率越來越高(最高已經到達0.5米),可以滿足較大比例尺“4D”產品生產要求。同時,衛星影像具有獲取數據范圍大和周期短的特點,衛星遙感已經成為基礎地理數據采集與更新的重要手段。
衛星地圖已漸漸融入到大眾的網絡生活中。無論是運營商還是普通大眾,都對實景衛星影像有了新的認識和使用習慣。國內知名的百度、騰訊、阿里巴巴高德、搜狗、360等多家地圖服務商都上線了衛星地圖,通過圖上的影像,用戶可以清晰看到建筑物、街道、園林景觀。
遙感影像上具有豐富的信息,多光譜數據的波譜分辨率越來越高,可以獲取紅邊波段、黃邊波段等。高光譜
傳感器也發展迅速,我國的環境小衛星也搭載了高光譜傳感器。從遙感影像上可以獲取包括植被信息、土壤墑情、水質參數、地表溫度、海水溫度等豐富的信息。這些地球資源信息能在農業、林業、水利、海洋、生態環境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遙感技術具有在不接觸目標情況下獲取信息的能力。在遭遇災害的情況下,遙感影像是我們能夠方便立刻獲取的地理信息。在地圖缺乏的地區,遙感影像甚至是我們能夠獲取的唯一信息。在5.12汶川地震中,遙感影像在災情信息獲取、救災決策和災害重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海地發生強震后,已有多家航天機構的20余顆衛星參與了救援工作。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