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近日,《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稱《規劃》)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創新增長極與核心技術策源地。屆時,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規模將突破7000億元,市級特色產業園區數達20家以上,高端裝備市級智能工廠超過40家。
在“高端引領”方面,《規劃》明確制定了7000億元的產業規模目標,以及“7+X”重點發展領域。“7”包括智能制造裝備、航空航天裝備、船舶海工裝備、高端能源裝備等四大優勢裝備產業,以及節能環保裝備、醫療裝備、微電子裝備等三大重點裝備產業。“X”則是指軌道交通、工程機械、農機裝備、應急裝備、高端電梯、先進泵閥等其他基礎裝備領域。
《規劃》對突破高精技術也作了明確要求,目標是實現300項首臺(套)技術突破,創建國家和市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100個,并建設1至2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在裝備數字化方面,《規劃》將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高端裝備融合發展,加快深度學習、人機交互、語義識別等技術在工業場景的落地;對于生產數字化,重點加強5G、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VR/AR等數字化技術賦能,將培育15家以上年營業收入達10億級、具備行業一流水平的系統集成商。
此外《規劃》也對智能
儀器儀表與
傳感器、節能環保裝備、高端醫療裝備等產業發展也做了重點闡述。
智能制造裝備
按照“以示范帶應用,以應用帶集成,以集成帶裝備,以裝備帶強基”的思路推進智能制造裝備發展,加強核心裝備突破與系統集成應用。
增材制造裝備
以集成應用、關鍵突破為重點,一是推動關鍵裝備研制,重點發展立體光固化設備、選區激光燒結設備、熔融沉積成形設備等非金屬增材制造裝備,以及激光粉末床熔融、粘合劑噴射、異種金屬材料冶金結合成型等金屬增材制造技術裝備。二是加強核心零部件國產替代,推進大功率激光、掃描振鏡、高精度陣列式噴嘴打印頭、動態聚焦鏡等精密光學器件研制,以及增材制造設計仿真軟件和工作流程軟件開發,增強本土化供給能力。
智能儀器儀表與傳感器
以精細化、智能化為重點,一是發展智能儀器儀表及控制系統,發展應用于工業、能源、軌交、環保、科研等領域在線測量、分析、監測專用儀器儀表,提高數據采集準確性和效率;培育一批深耕控制系統、自動化儀表的“專精特新”企業,提升生產應用檢測與控制水平,推動制造執行系統的迭代升級。
二是發展新型傳感器,重點發展應用于智能工廠、消費電子、高端裝備所需的高精度、高可靠性傳感器;攻關微機電系統(MEMS)等先進傳感器技術,推動科研院所成果轉化應用。
節能環保裝備
以綠色高效、國產配套為重點,加大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力度,開展綠色裝備認證評價,提升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國產化水平與綠色競爭力,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一是高效節能節水裝備,提升工業節能與通信節能裝備技術水平,加快研制高效壓縮機、高效傳熱肋片等熱泵制冷技術,推廣高效電動機、鍋爐及壓縮機設備應用,深入研究低溫余熱發電、低溫余熱回收與海水淡化耦合、廢熱資源制冷等技術裝備;發展工業廢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產工藝替代、用水智能管控等節水工藝及裝備,研究高效冷卻循環用水、廢污水再生利用、水質分級梯級利用及循環冷卻水利用等節水技術裝備。
二是先進環保裝備,大力推進脫硫、脫硝、細顆粒物與揮發性有機物處理及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裝備,探索納米新材料吸附、催化燃燒等高效技術,提升反滲透膜、陶瓷膜、納濾膜性能;發展高效處理高鹽工業廢水、電鍍廢水、垃圾滲濾液的水處理技術裝備,加快土壤原位修復專用工程設備國產化,攻關地下水污染溯源技術和修復材料,推進村鎮低成本小型垃圾處理成套設備、工業包裝減量化裝備示范應用。
三是資源循環利用裝備,發展報廢汽車、動力電池與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技術裝備,攻關工業廢渣源頭減量、雜質脫除、結構重構、強化成型等關鍵技術,突破自動化激光熔覆成形、自動化微束等離子熔覆、在役再制造等關鍵共性技術。
高端醫療裝備
以拉長長板、打響品牌為重點,推動上海高端醫療裝備向數字化、智能化、自主化方向發展,全面增強產品美譽度、品牌認可度與行業影響力。
一是診斷檢驗裝備,發展高端影像診斷裝備、高性能臨檢設備、新型核酸POCT檢測系統,以及CT用高能X射線球管、平板探測器等關鍵零部件,鼓勵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輔助診斷。
二是治療、監護與生命支持裝備,重點突破腫瘤質子治療系統、放射治療設備、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醫療級可穿戴監護儀、高端心電智能導航及治療設備等裝備,促進重點產品規模化示范應用。
三是植(介)入器械,發展骨科植入器械、心臟瓣膜、靜脈支架系統、可降解支架等先進植入器械,及靜脈球囊、機械取栓導管等先進介入器械,鼓勵應用新材料、3D打印等技術提升生物相容性及力學性能水平。四是先進制藥設備,支持生物反應器、智能給藥系統、凍干系統、藥物制備成套系統及核心設備研發創新,推進產業化應用。五是康復輔具裝備,積極發展外骨骼(上、下肢)機器人、照護機器人、智能輔助移動設備等康復輔具裝備,以及應用虛擬現實、腦機接口等康復訓練裝備。
微電子裝備
以自主可控、創新升級為重點,加快微電子裝備迭代升級,強化本地部件配套能力,圍繞12英寸大生產線需求,初步建成較完備的集成電路核心裝備自主供給體系。
一是集成電路裝備,瞄準光刻、刻蝕、濕法、沉積、離子注入、量測檢測等工藝環節,推進先進光刻機、高端刻蝕機、晶圓清洗設備、離子注入設備、氣相沉積設備、量測檢測設備、先進封裝設備等核心產品研發,在關鍵制程實現產業化突破;加強核心零部件本土保障能力,推進光學、過濾、真空、運動、電控、密封、陶瓷等零部件攻關。
二是新型顯示裝備,推進高世代線高端光刻機、有機材料蒸鍍設備、化學氣相沉淀設備、量測設備、光配向設備、張網設備等裝備研發突破,加強在各世代產線先進制程中的串線應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