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導讀:《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企業主體地位和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在重要產業領域和關鍵技術環節取得重大突破。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甘肅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甘肅省科技創新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發展目標。
《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是甘肅省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時期、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也是創新驅動發展窗口階段、創新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質推進階段。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肩負既“趕”又“轉”的雙重任務、雙重壓力,對科技創新需求更為緊迫。立足新發展階段,必須主動適應創新發展大趨勢,準確把握發展階段和發展方位,深入實施科教興省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起點謀劃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拓展勢能、增添動能、發揮潛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根本性轉變,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支撐,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進程中展現新作為。
打造特色區域創新發展高地。立足甘肅省區位優勢、科技資源、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因地制宜探索差異化的區域創新發展路徑。以蘭白自創區和蘭白試驗區(以下簡稱蘭白“兩區”)、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創新帶、絲綢之路科技走廊、蘭州—西寧城市群、現代產業創新集群、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為重點,加快人才、資本、技術與信息等創新要素聚集,系統打造一批區域創新示范引領高地,帶動全省區域創新水平整體提升。
培育壯大戰略科技力量。積極對接國家戰略需求,以重點實驗室建設為引領,優化整合各類科研平臺基地,努力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推動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一流學科、科技領軍企業建設,在全省優勢學科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集中培育壯大戰略科技力量。
加強基礎科學研究。面向科學前沿和重大戰略需求,制定甘肅省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加強基礎研究超前部署和機制創新,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緊密結合。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引進和培養,組建一批跨學科、綜合交叉的科研團隊。加大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科研人員集中精力潛心研究,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源頭供給。
構建以產業鏈為基礎、以產品為導向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構建以產品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模式,加快科研成果工程化應用,優化區域產業布局,推動全產業鏈升級,建立集技術創新、知識創新、服務創新、協同創新為一體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以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為目標,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瞄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等關鍵技術,強化優勢領域“必保”、關鍵方向“必爭”、前沿布局“必跟”,實施核心關鍵技術攻堅行動,面向關鍵環節補齊短板,面向產業變革鍛造技術長板,構建結構合理、先進管用、開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創新改善民生。以保障改善民生、構建綠色生態產業為切入點,加大民生科技計劃項目投入力度,在鄉村振興、公共安全、生命健康、綠色低碳等領域開展科技創新與綜合示范,持續推進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建設。
培養造就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堅持引進和培養相結合,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培育壯大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工程技術人才等各類人才隊伍,形成結構合理、有機銜接、支撐有力的人才布局。
面向戰略需求組織重大科技項目。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眼甘肅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部署和謀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和重點技術研發專項,力爭率先突破。按照“成熟一項、啟動一項”的原則,分批次有序啟動實施面向2035的重大科技項目。
營造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以更開闊的眼界、更有力的手段,建立多要素多層面聯動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擴大開放合作,弘揚創新創業文化,激發全社會科技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
《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企業主體地位和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在重要產業領域和關鍵技術環節取得重大突破,科技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創新要素流動更加順暢,科技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原標題:《甘肅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發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