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產業】導讀:智能儀器是含有微型計算機或者微型處理器的測量儀器,擁有對數據的存儲運算邏輯判斷及自動化操作等功能。智能儀器的出現,極大地擴充了傳統儀器的應用范圍。智能儀器憑借其體積小、功能強、功耗低等優勢,迅速地在家用電器、科研單位和工業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產業鏈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集成了CPU、存儲器、定時器/計數器、并行和串行接口、看門狗、前置放大器甚至A/D、D/A
轉換器等電路在一塊芯片上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出現了。以單片機為主體,將計算機技術與測量控制技術結合在一起,又組成了所謂的“智能化測量控制系統”,也就是智能儀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二、上游分析
智能儀器儀表與標準相關性較強,尤其標準級和基準級儀器儀表的技術水平,對于國內科研和制造業水平的升級意義重大。
1.傳感器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元件,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傳感器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F代智能制造要求傳感器具有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等特征。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蛇_2951.8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控制器
控制器是指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由程序計數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譯碼器、時序產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組成,它是發布命令的“決策機構”,即完成協調和指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操作。
數據顯示,我國智能控制器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36萬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15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5%。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智能控制器市場規模將達到2.7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減速器
減速器是一種由封閉在剛性殼體內的齒輪傳動、蝸桿傳動、齒輪-蝸桿傳動所組成的獨立部件,常用作原動件與工作機之間的減速傳動裝置。在原動機和工作機或執行機構之間起匹配轉速和傳遞轉矩的作用,在現代機械中應用極為廣泛。
4.伺服系統
伺服系統又稱隨動系統,是用來精確地跟隨或復現某個過程的反饋控制系統。伺服系統使物體的位置、方位、狀態等輸出被控量能夠跟隨輸入目標的任意變化的自動控制系統。它的主要任務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對功率進行放大、變換與調控等處理,使驅動裝置輸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靈活方便。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1年,中國伺服系統市場規模將達到224億元。
5.重點企業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營業收入達766.0億元,2021年上半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營業收入達3996.5億元,同比增長25.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2.智能電表
數據顯示,2016-2019年我國對智能電表的招標數量由6573萬只增至7391萬只。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隨著我國對智能電表需求的不斷加深,2021年我國智能電表招標數量可達10946萬只。
數據來源:國家電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下圖為我國智能電表主要企業匯總一覽表:
3.智能水表
目前,國內水表行業已從傳統機械水表為主逐步過渡到傳統機械水表、智能機械水表和智能超聲水表并存的發展階段。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智能水表產量達3008萬只,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智能水表產量將達3616萬只。
4.智能燃氣表
目前國內的智能燃氣表主要有IC卡智能燃氣表、CPU卡智能燃氣表、射頻卡智能燃氣表、直讀式遠傳燃氣表以及無線遠傳燃氣表、物聯網智能燃氣表等這幾大類。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燃氣表市場規模達76.2億美元,預計2021年全球智能燃氣表市場規??蛇_80.3億美元。
5.上市企業分析
四、下游分析
1.電子制造
近年來,電子科技消費級應用領域的不斷發展以及世界范圍內人口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電子市場終端產品領域在市場容量和品類廣度上不斷發展延伸。隨著居家辦公及網課時代的到來,電子產品需求加大,電子產品價格有所上漲。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10萬億元,同比增長8.3%。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電子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13.31萬億元。
數據來源: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汽車制造
數據顯示,2021年汽車市場回暖,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量達1279萬輛,同比增長26%。銷量1289.1萬輛,同比增長25.6%,增幅比1-5月繼續回落11個百分點。
3.機械制造
工程機械是裝備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器械分為挖掘機械,鏟土運輸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工業車輛等,其中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為主要設備。數據顯示,我國工程機械主要設備保有量由2016年728萬臺增至2019年866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96%。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工程機械主要設備保有量可達942萬臺。
數據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