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中標公示】記錄地震波的儀器稱為地震儀,它能客觀而及時地將地面的振動記錄下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件懸掛的重物的慣性,地震發生時地面振動而它保持不動。由地震儀記錄下來的震動是一條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線,稱為地震譜。曲線起伏幅度與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動的振幅相應,它標志著地震的強烈程度。從地震譜可以清楚地辨別出各類震波的效應。縱波與橫波到達同一地震臺的時間差,即時差與震中離地震臺的距離成正比,離震中越遠,時差越大。由此規律即可求出震中離地震臺的距離,即震中距。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儀只能用于測量地震的強度、方向,并不能用于預測地震。
一、項目編號:OITC-G210290677(招標文件編號:OITC-G210290677)
二、項目名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地震儀探測系統、微動勘察儀系統采購項目
三、中標(成交)信息
供應商名稱:北京歐華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供應商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黃平路泰華龍旗廣場2號樓13層1306
中標(成交)金額:92.0000000(萬元)
供應商名稱:博來微測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供應商地址:北京市順義區后沙峪鎮裕曦路11號院2號樓8層803
中標(成交)金額:326.9000000(萬元)
四、主要標的信息
中國科學院(英文名稱: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中科院)成立于1949年11月,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中國科學院提出了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構想,先后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創新2020”、《“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提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等戰略研究報告。
據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顯示,全院共擁有12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學)、130多個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210多個野外觀測臺站,承擔20余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正式職工7.1萬余人,在學研究生6.4萬余人;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學學科體系,物理、化學、材料科學、數學、環境與生態學、地球科學等學科整體水平已進入行列,一些領域方向也具備了進入方陣的良好態勢。在解決關系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已成為不可替代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