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6月25日,全國溫度計量技術委員會發布了《熱電偶、熱電阻自動測量系統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現向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征求意見。
熱電偶、熱電阻自動測量系統廣泛應用于各級計量機構、校準實驗室、企事業單位對各種熱電偶、熱電阻的校準,國內目前用量比較大,已基本取代人工操作的相應校準裝置。現行校準規范《JJF 1098-2003熱電偶、熱電阻自動測量系統》校準規范自發布施行至今已以有18年之久,期間基本滿足了熱電偶、熱電阻自動測量系統的校準要求,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溫度測量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以我國航空、航天材料高溫測量為代表的高精度高溫測量的需求及軍民融合大環境的逐漸形成,對熱電偶、熱電阻自動測量系統的要求不斷提升。
目前各個計量院所、航空航天檢定部門使用的檢定一等標準鉑銠10-鉑熱電偶的測量系統逐年增加,但是現行校準規范中不適用于上述熱電偶系統,需要擴展規程適用范圍;現行規范所引用的文件中,JJG141-2000《工作用貴金屬熱電偶檢定規程》、JJG229-1998《工業鉑、銅熱電阻檢定規程》已修訂,JJG351-1996《工作用廉金屬熱電偶檢定規程》被JJF1637-2017《廉金屬熱電偶校準規范》替代,JJG75-1995《標準鉑銠10-鉑熱電偶檢定規程》即將發布,JJF1262-2010《鎧裝熱電偶校準規范》未被引用。上述引用文獻的有效版本對本規范有較大影響,修訂本規范將能解決上述一致性問題,有利于實際操作;現行規范中存在的個別描述表達,技術指標錯誤,需在修訂時更正。因此,有必要對現行規范進行修訂。
本規范參照了國家計量技術規范 JJF1007-2007《溫度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和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中規定的相關術語、定義和編寫規則,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參照 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
本規范代替 JJF1098-2003《熱電偶、熱電阻自動測量系統校準規范》,與JJF1098-2003 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變化如下:增加了引言;增加了引用文件;增加了名詞術語;擴展了適用范圍;校準用標準器和試樣發生了變化;增加了計量特性內容和測試內容;部分計量特性重新表述;部分校準方法重新進行描述;附錄部分修改了校準的不確定度評定示例。
本規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G 75 《標準鉑銠 10-鉑熱電偶檢定規程》;JJG 141-2013《工作用貴金屬熱電偶檢定規程》;JJG 229-2010《工業鉑、銅熱電阻檢定規程》;JJF 1262—2010《鎧裝熱電偶校準規范》;JJF 1637—2017《廉金屬熱電偶校準規范》; GB 4793.1-2007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依據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內容包括范圍、引用文件、名詞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適用于 S 型標準熱電偶、工作用熱電偶和工業熱電阻自動測量系統計量性能的校準。對于 R 型、B 型標準熱電偶測量系統的校準也可參照執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