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根據中國
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下發的中儀協[2020] 022號文件,《水體浮游動物在線監測儀》團體標準被列入2020年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團體標準立項項目,現已完成該項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按照團體標準制修訂程序及《中儀協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特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郵箱mayj@cima.org.cn,截止時間2021年2月12日前。
水資源的保護不但需要長期的維護,還需要定期的監測。通常,檢測水質的指標包括水的ph值,含氧量,氮磷等元素,這類檢測方法在上比較成熟,可以通過單一指標的結果來判斷水質,然而并不能反映水的綜合指標。淡水浮游動物作為水生態系統的初級消費者,其不僅可以消耗水中的浮游藻類,還是魚類食物的重要來源,在水生態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浮游動物的數量可以直接反映該水域的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
基于中小尺度中環境因子對浮游動物種群(群落)產生的影響,針對浮游動物的研究集中于其在中、小尺度的分布及物理因子觀測。上通常采用Bango網采集浮游動物;我國用浮游動物網(浮游動物大型網、中型網)采集海洋浮游動物,采用水平拖網和垂直拖網(其中的垂直分層拖網可研究浮游動物在水體中的垂直分布狀況)的方式研究浮游動物的生物量和豐度。但上述國內外采集方式不能同時獲得如壓力、溫度、鹽度、光和氧等環境因子。我國的浮游動物研究亟需配備相應的采集或觀測工具。
本標準規定了水體浮游動物在線監測儀的技術要求、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適用于地表水水體浮游動物在線監測儀的生產、應用選型和性能檢驗。基本檢測浮游動物的直徑范圍為10~600μm,配備采樣器和自清潔系統,能夠實現在線連續監測的要求。
本標準在起草過程中,主要依據以下標準進行編制:GB/T 191-2008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 4793.1-2007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1606-2007 分析儀器環境試驗方法;GB/T 13384-2008 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T 13966-2013 分析儀器術語;GB/T 18268.1-2010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的電設備電磁兼容性要求;GB/T 34065-2017 分析儀器的安全要求;GB/T 25480-2010 儀器儀表運輸、貯存基本環境條件及試驗方法;JJF 1033-2016 計量標準考核規范;SC/T 9402-2010 淡水浮游生物調查技術規范。
本標準的基本原理為:電子顯微鏡連接采樣裝置,利用蠕動泵將水樣輸送至采樣裝置內,此時便可獲取到清晰浮游生物背景圖片,再次間隔一段時間拍下另外一張圖片為對比圖片,然后將兩張圖片輸入計算機做圖像識別處理。由于圖像受到水層變化的圖像疊加影響,所以圖像首先應當進行灰度化、濾波等預處理操作,再將預處理的圖片再利用圖像分割,邊緣檢測等算法提取目標輪廓,并通過孔洞填充算法對圖片中的物體進行標記。從圖像中可觀測的物體總共包含浮游動物、浮游植物和雜質三類,選用背景差法能有效識別水體中的浮游動物類。識別過程中以拍攝的第一張圖為背景圖像,然后把第二序列圖像當前幀和背景圖像相減,進行背景消去。若所得到的像素數大于某一閾值,則判定被監視場景中有運動物體,從而得到運動目標,計算圖像中的目標數量即浮游動物的數量。
本標準適用于采用圖像識別法檢測原理的水體微小型浮游動物在線監測儀。(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