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
服務器是提供計算服務的硬件,談不上有多“時髦”。但是發展日益火熱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都離不開服務器,這為服務器的市場銷量增長提供了又一契機。
近日,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服務器市場跟蹤報告》。據該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服務器市場出貨量為149.89萬臺,同比增長8.6%;市場規模為92.77億美元(約合65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4%。其中,X86服務器市場出貨量為148.09萬臺,同比增長7.5%;市場規模為89.44億美元(約合633.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3%。
從廠商銷售額來看,2020年上半年中國服務器市場排名前五的廠商依次均為浪潮&浪潮商用機器、新華三、華為、戴爾和聯想;從行業銷售額來看,排名前五大行業中互聯網呈現40%以上增長、電信保持個位數增長、政府呈現個位數負增長,金融和制造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從技術層面看,超融合系統(HCI)、軟件定義存儲(SDS),以及專門面向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服務器成為中國服務器市場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云原生應用的增加仍是SDS市場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由于SDS基礎設施的可擴展性以及靈活性,企業級用戶對軟件定義存儲系統依賴性逐漸增強。
眼下,除了傳統的服務器外,作為邊緣計算的承載者,邊緣服務器也由此產生。與傳統x86服務器相比,邊緣服務器無論在形態還是內部上,都有所不同。在內部結構上,邊緣服務器縮減了硬盤位即存儲能力,進而換取更多的處理器模塊或PCIE插槽,以用于CPU、GPU卡的配置,提升計算能力;在形態,邊緣服務器更加小型化,外形如一臺臺式機的微型機箱或者稍厚一些的筆記本。
7月3日,騰訊位于清遠的云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整個數據中心集群規劃容納服務器超過100萬臺。該數據中心將大規模部署騰訊云第一款自研星星海服務器,騰訊稱,這可以滿足云計算場景下對服務器的超大規模交付、軟硬件一體化等要求。此外,華為、浪潮、中興、新華三等企業也在加緊實施各自的服務器布局計劃。
有分析人士指出,從產業發展規律來看,重視研發并且持續投入,企業發展的持續動力才長久;同時,在講求“用戶體驗”的時代,面向客戶具體業務,提供從研發、生產、供貨到實施運維等業務鏈條服務才是“”。
關于服務器行業,一個重要的趨勢就是國產化。以龍芯、飛騰、申威、鯤鵬為代表的國產芯片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服務器價格,帶來服務器整體成本的下降,這對于服務器有大規模采購需求的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不過,隨著服務器功能、設計等方面的不斷改進,其市場價格還有可能發生波動。
此外,“按需配置”的定制化服務器是又一趨勢。為更好地滿足科研、航空等部門的特殊需要,一些行業客戶已經開始定制服務器。通過定制,可以使計算性能與業務需求更加匹配,運維效率、計算效率明顯提升,這也意味著更少的服務器設施便可支撐相同的計算量,能大限度為客戶節約成本,企業確實能在散熱、計算性能、拓展性TCO等方面得以改善。
結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的智慧計算,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計算的需求和走向。AI服務器就是面向智慧計算的核心產品,能為服務器市場帶來強勁的增長動力。未來幾年,AI服務器有可能服務器升級的新一輪風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