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根據《地方
標準管理辦法》(市場監管總局第26號令)和長三角標準一體化有關規定,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長三角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F公開征求意見,期限為2020年9月7日至10月8日,意見反饋郵箱為zjbz2012@126.com。
大氣超級站(Atmospheric Supersites)是利用先進的高度專業化的監測設備對空氣污染理化特性、立體時空分布、成因和變化規律及其生態和健康影響開展多維度多參數、高時間分辨率長期觀測和實驗研究,并以此推動監測技術進步的多要素綜合性大氣監測站。與常規的空氣質量監測相比,大氣超級站能更系統地監測污染物的物理與化學性質, 在分析大氣污染成因方面有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對大氣污染治理問題日益重視,國內大氣超級站近幾年得到迅速發展,其規模已遠超國外其他國家。長三角區域內已建成不少于17個大氣超級站,配置顆粒物及光化學組分、顆粒物雷達等多種儀器設備。大氣超級站在秋冬季灰霾污染、夏季臭氧污染等時段,為各地分析大氣污染成因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同時,由于建設與發展迅速,大氣超級站缺乏質控質保體系的技術規范,各地質控質保措施不規范、不健全,嚴重影響了監測數據質量,因此亟待研究關于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的標準規范,用于指導各地環境監測部門大氣超級站業務工作。
根據《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未來長三角地區重點合作的內容包括環境整治聯防聯控等12個專題。其中研究制訂區域環保標準統一實施方案為重點工作之一,進一步完善與統一區域環保標準規范,推進長三角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進程。
因此,在以上背景下,結合長三角三省一市近年來的工作經驗積累,研究制訂長三角地區《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規范》。
本規范規定了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的技術要求、組織保障,以及規范的實施與監督要求。本規范頒布實施后,國家出臺相應技術規范涉及本規范未做規定的要求和控制要求嚴于本規范時,執行國家規范要求。
本規范內容引用的條款有HJ630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導則;HJ653 環境空氣 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654 環境空氣氣態污染物(SO2、NO2、O3、C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655 環境空氣 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安裝和驗收技術規范;HJ799 環境空氣 顆粒物中水溶性陰離子(F-、Cl-、Br-、NO2-、NO3-、PO43-、SO32-、SO42-)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HJ800 環境空氣 顆粒物中水溶性陽離子(Li+、Na+、NH4+、K+、Ca2+、Mg2+)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HJ817 環境空氣 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范;HJ818 環境空氣氣態污染物(SO2、NO2、O3、C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范;HJ829 環境空氣 顆粒物中無機元素的測定 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HJ830 環境空氣 顆粒物中無機元素的測定 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HJ910 環境空氣 氣態汞的測定 金膜富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1010 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氣相色譜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大氣顆粒物組分自動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定(第一版);國家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連續自動監測質量控制技術規定(試行)。
本規范規定了長三角區域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的組織架構、日常運行維護要求、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以及數據有效性判斷等技術要求。
本規范可應用于長三角環境監測站生態環境監測部門及其他社會環境監測機構采用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開展大氣顆粒物組分、光化學前體物VOCs組分和顆粒物垂直分布監測時的運行管理與質量控制。(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