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6月2日,全國法制計量管理計量技術委員會發布了《測量設備校準間隔的確定導則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面向全國公開充分征求意見。意見反饋郵箱cao_jiuying@163.com 或 4640841@qq.com。
國內對測量設備的校準主要依據國家計量校準規范,或參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和相關技術文件進行,測量設備校準間隔也主要參考所依據技術規范的規定,大多建議為1年或者2年。但這樣的建議校準間隔缺少理論依據,也缺少證明其合理的試驗數據作為支撐。很多實驗室未將測量設備的具體情況分析,如準確度要求、歷次校準結果、使用頻率次數、使用環境條件、穩定性、期間核查結果、維護保養等進行綜合考慮,而簡單地按照規定確定校準間隔。
考慮到以上各種因素,校準規范和檢定規程的規定并不能完全適合測量設備校準間隔的確定。本技術規范的制定,就是為了給廣大實驗室提供一個統一的規范導則,用以指導對測量設備校準間隔的確定進行規范的操作和有效的實施。
本技術規范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法制計量組織(OIML)D10 《Guidelin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calibration intervals of measuring equipment》。OIML D10由OIML和ILAC(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合作起草并出版。
本技術規范不作為認可實驗室開展檢測/校準工作的指導性規范。
實驗室可根據各自的需求和風險評估,選擇本技術規范所述的方法;實驗室有責任對選擇實施方法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并對所選擇的實施方法產生的后果承擔責任。
本技術規范根據OIML 文件 D10 《Guidelin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calibration intervals of measuring equipment》進行編制。本技術規范所用術語,除在規范中專門定義外,均采用JJF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
本技術規范依據的主要技術文件有:JJF 1001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OIML D10:2020 Guidelin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calibration intervals of measuring equipment
本技術規范是發布。本技術規范目的是為實驗室在建立校準體系時,為確定測量設備的校準間隔提供指導。本規范亦適用于使用測量設備的其他合格評定機構(如檢驗機構和認證機構)及其他團體(如制造商)。(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