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人物】現代醫學測試技術及測量儀器行業迅速發展,廣泛運用各種計量器具和檢測方法從事醫療實踐及醫學科學研究,這成為現代醫學的一大特點。近年來,新技術的大量涌現不斷應用于臨床,而臨床的診斷治療除了醫生自身的水平外,主要依靠儀器設備,這使醫療的各個方面都與計量息息相關。
近年來,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精準醫療計量創新團隊不斷服務精準醫療行業發展。
“打個比方來形容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團隊人員就是醫院醫療設備的‘診斷人’,對這些設備進行檢測,同時進行檢測方法的研究及標準的制定,我們的計量工作就是精準醫療的一把‘標尺’。”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醫療與化學計量研究所所長、精準醫療計量創新團隊帶頭人陳燦這樣形容自己的團隊。
醫院里的“幕后人”
在浙江各地醫院,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并不直接接觸病人,他們打交道的對象是機器——CT機、核磁共振機、醫用電子加速器……看似默默無聞,但他們的工作是保障醫療設備精準測量的關鍵,他們被醫生稱為“幕后人”。
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精準醫療計量創新團隊成員個個都是精兵強將。“就在上周,我花了一周的時間對一個地區所有醫院需要檢測的加速器進行了檢測,檢測一臺加速器大約花費3小時,一天也就只好待在一家醫院了。”姚磬博說。他是精準醫療計量創新團隊中年紀小的研究生。作為國家計量院參與培養的高層次人才,他一直專注于醫學電離輻射計量的研究工作。
姚磬博認為,精準醫療的實施依賴于準確的測量,而測量的前提是有刻度準確的“尺子”或“砝碼”。計量則為各類測量提供各種量值及精度的計量標準,保證了測量結果準確有效。
將時光退回到2010年。當時的團隊,還只是由4人組成的一個從事檢測工作的項目組,從零起步,不斷實現突破和創新,到后來實現了質的飛躍,前后歷經近10年。
陳燦回憶:“10年間的人才引進、方向聚焦,團隊開始擴大規模,到2017年,已經有成果轉化。”據悉,2018年5月,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統一命名成立了精準醫療計量等5個創新團隊。“當時院里比較看好我們這個團隊,我們也逐步有了橫向的成果轉化和橫向服務,整個研究方向比較固定。”說到這里,陳燦的臉上洋溢出自豪的笑容。
那么到底這些“幕后人”做的是怎樣的工作?陳燦解釋道,精準醫療計量創新團隊依托醫療與電離輻射計量實驗室開展一系列的檢定、校準及檢測項目。“團隊研究的領域包括3個方面,一是醫療設備的檢測、檢測方法的研究和標準的制定,二是提供醫療設備生產廠家研發過程中所需的計量服務,三是電離輻射相關工作,包括醫療用電離輻射設備及環境監測用電離輻射儀表的計量。”陳燦說。他們的工作就是從源頭保障質量以及日常的檢測即質量控制。
成果轉化背后的故事
近年來,精準醫療計量創新團隊在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的支持下,依托平臺建設,抓住機遇,加強提升服務水平,通過計量精準的量值基準為企業服務,進一步探索計量科技成果推廣轉化運行機制,在科技創新驅動、服務供給側改革中有效發揮了計量促進產業升級轉型的支撐作用,并取得了成效。
“我們的工作是把科研成果(檢測裝置)轉化給兩方面的企業事業單位,一方面是醫療設備生產/研發企業(儀器廠商),另外一方面是檢測機構(第三方法定機構)。”談到這里,陳燦不禁想起了明峰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明峰)第一次找到他時的情景。
明峰是浙江紹興一家專注于尖端全影像鏈設備CT、PET/CT、PET/MR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集團公司,擁有數百項技術,被評為“浙江省引進培育型創新創業團隊”。而正是這樣一家企業,在2014年的時候,也曾因研發能力不足的問題找到了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當時的明峰還沒有發展起來,它的研發基地還在美國,國內連生產基地都沒有。當年他們有一個科研成果需要檢測,對于剛剛研制的全新設備,卻拿不出成型的標準方法,著急的企業負責人找到我們。”陳燦說。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了解關鍵參數后,團隊研究制定了一個方法并獲得了企業的認可,順利完成了檢測。陳燦說:“看著明峰從默默無聞到脫穎而出,從早的蕭山到紹興,再到現在杭州的新基地,看著企業逐步成長,也為企業感到高興。”
如今,創新團隊和明峰的合作還在繼續,從企業的標準宣貫到檢測操作的培訓,包括檢測難題的解決和檢測模體的研制等。2017年,團隊還和明峰一起申報科技部數字診療裝置研發項目,并獲批立項,撥款資金達3000多萬元。
未來前景可期待
2013年進入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的解卓麗見證了團隊成果轉化所取得的成績。
“醫院的動態心電圖儀器,往往是醫院里為忙碌的醫療設備之一,從周一到周五,永遠有人在預約,所以我們的檢測就只能在周末或晚上。還有血透裝置,因為這個設備不屬于強檢,我們需要經常下場或去外地出差。我還在哺乳期,由于企業里沒有專門的母嬰室,我常常是在辦公室擠奶,還要背奶,非常不方便。”解卓麗說。
盡管條件艱苦,但這名浙江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從來沒有怨言。在哺乳期不方便參與實驗室工作的時候,解卓麗還參加放射衛生服務機構組織的考試并一次通過,為團隊的資質提升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喜的是,對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不倦探索,使得精準醫療計量創新團隊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績,與13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成果轉化與橫向服務協議。同時,團隊各項榮譽也紛至沓來,陳燦獲全國市場監管系統G20杭州峰會保障工作突出貢獻獎及浙江省青年崗位能手,團隊共有9人次擔任各類技術委員會委員。
談到接下來的發展,陳燦表示,一方面,在研究方向上,將重點關注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檢測設備,圍繞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與接軌,在醫療與電離輻射領域構建先進測量體系;另一方面,將持續加強硬件設施建設,省計量院的計量創新基地即將開工建設,其中的二期電離輻射實驗室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將建立5個輻射劑量實驗室、2個活度實驗室以及多個醫療器械及其質控設備評價實驗室,總投入7000多萬元。“醫學計量是直接涉及民生、安全的工作,作為計量人,我們將繼續致力于研究開發新裝置、新標物、新方法,為促進我國醫學計量事業的發展共同努力,相信未來必定可期。”陳燦說。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