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9月3日,全國
溫度計量技術委員會發布了《紅外耳溫計檢定規程》征求意見稿,并向各位委員及專家征求意見。
紅外耳溫計在國內使用始于2000年,在2003年后受到大眾廣泛認識,近年來應用有普及的趨勢,主要應用在醫院、家庭、機場、火車站、出入境口岸等。
目前,我國是世界范圍內紅外耳溫計產品大的供應商,生產企業主要集中深圳、東莞、汕頭地區,近年江蘇、寧波、安徽等地也有增加趨勢。以2016年1-10月份統計數據,全國范圍向計量技術部門新申請紅外耳溫計型式評價試驗的新型號約40個。
考慮到水銀體溫計的逐步限制直至停止使用的發展趨勢,紅外耳溫計作為替代體溫計種類之一,在醫療機構的大面積應用也將成為一種趨勢,進而再促進紅外耳溫計產品新型號的開發與生產。
紅外耳溫計計量器具分類編碼為04061000,列入計量器具型式評價目錄管理。
有關紅外耳溫計計量性能檢測的技術法規方面,現行有JJF1107-2003《測量人體溫度的紅外體溫計校準規范》。該規范規定了對紅外耳溫計、紅外體表溫度計和紅外篩檢儀這三類儀器進行量值校準使用的標準器、校準方法。其中對紅外耳溫計校準采用的標準器(黑體輻射源)在總體性能上提出了要求,沒有規定技術細節。
在耳溫計國標方面,現行有GB/T 21417.1-2008 醫用紅外體溫計。其中在提及進行紅外耳溫計性能檢測的主要設備-黑體輻射源的性能要求時指出,其量值需要溯源至國家標準。而在JF1107-2003《測量人體溫度的紅外體溫計校準規范》中對黑體輻射源的技術細節還沒有明確規定。
目前在計量技術機構及耳溫計制造商在用的紅外耳溫計檢定裝置采用的技術方案各異,復現的亮度溫度的不確定度也存在差異,典型的現象是新產品型式樣機的實驗室誤差不合格,在不同實驗室的測試結果存在差異。
基于耳溫計檢定現狀考慮,制定紅外耳溫計檢定規程對于統一量值,提高產品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本規程計量性能要求和合格判定規則參考GB/T21417.1-2008 《醫用紅外體溫計 第1部分:耳腔式》,耳溫黑體發射率偏離1的修正參考JJG856-2015《工作用輻射溫度計》。
本規程引用的文件有JJF1001-2011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1107-2007 溫度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JJG856-2015 工作用輻射溫度計;GB/T 5231-2012 加工銅及銅合號和化學成分;GB/T21417.1-2008 醫用紅外體溫計 第1部分:耳腔式。
本規程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1. 紅外耳溫計檢定采用的主要標準器(黑體輻射源)實現方案。2.耳溫計檢定合格判定原則。3. 紅外耳溫計檢定中組操作方法細節。
本規程為制定。本規程適用于20℃~50℃測量人體溫度的紅外耳溫計的檢定、后續檢定和使用中檢查。(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