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近年來,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水務智能化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不可逆過程。城市供水系統智能化,信息化建設不斷發展,
智能水表開始走進了千家萬戶,廣大居民用戶迎來智慧用水新時代。
智能水表,是利用現代微電子技術、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對水量進行計量、數據傳遞的新型水表,具有免人工抄表、遠程數據采集,和控制、實時監測和預警等功能,對推進能源節約型社會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有積極意義。目前,有不少省市的自來水公司開始了智能水表更換工作。
然而,智能水表的更換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打開網絡,我們可以看到不少人在網上“吐槽”。如“自來水公司強制換智能水表,每只360元,好好的水表要報廢了,不換的以停水威脅!”“本人去自來水公司開據近半年水費消費明細,被告知需將本人家里的
機械水表換成電子表,并交300元水表更換費用,否則,不給開清單”。
相比傳統機械式水表先用水后付費,智能水表大的改進就是先付費后用水。但是這一改進方便的不是居民用戶,而是自來水公司。它不僅可以實現遠程抄表,還可以避免一些居民拖欠水費。所以,不少省市的供水單位都在不遺余力的推廣智能水表。
但是在智能水表推廣過程中,由于要收費,不少居民就會有疑問,舊水表又沒壞,憑什么讓我自費換新的?在強勢的供水方面前,這種糾紛就變成了強制,更加引起人們的不滿。
相比傳統的機械式水表,智能水表使用年限短、維修價格高。所以,問題的爆發,并不僅僅在次更換的投入上。之后的維護費,再更換費,全都是麻煩事。發生一次,居民就會被惹毛一次。
于是,所有問題的根源都指向了一處:水表的產權到底屬于誰?
水表,屬于計量用具,產權屬于私人還是供水方,一直都難以掰扯清楚。這一問題,至今尚無國家法律層面的明確規定。而且,在各省,還出現了不同的情況。一些省市規定水表的產權屬于供水單位,一些省市規定水表的產權屬于居民用戶。
如果水表的產權屬于居民用戶,那么,安裝何種水表、誰安裝,居民用戶也應有充分的選擇權。但是現實并非如此,居民用戶只有選擇自來水公司提供的水表這一種選擇。
業內人士表示,誰需要水表上的數據,水表就應歸誰所有、由誰維護和更新。另外,水表是供水方為了履行供水合同而必須提供的一種計量器具,與供水行為不可分離,消費者的義務是購水付費,其他事情應該由經營者(供水單位)解決。
當前,全國都在推廣使用智能水表,廣大居民實現了足不出戶交水費,但大的受益者當屬自來水公司。為了避免廣大居民與供水單位因水表更換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希望國家早日出臺相關法規,規定水表的產權歸屬。
你家遇到過強制更換智能水表事情嗎?或者你認為水表的產權應該屬于誰?歡迎留言討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