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研發】8月10日,青海省重大科技專項“天文大科學裝置冷湖臺址監測與先導科學研究”項目啟動會在青海省西寧市順利召開。青海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援青辦公室主任姚長青、青海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與基礎研究處處長瞿文蓉、規劃資管處副調研員鞏志娟、政策法規與基礎研究處副處長趙長建、主任科員多杰措,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毛瑞青、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站長徐燁出席了會議。項目專家委員會成員、項目和課題負責人及來自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青海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青海大學、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青海省冷湖行政委員會氣象局、西華師范大學、青海省地震局11家單位的項目參與人員共約7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瞿文蓉處長和項目總體組組長楊戟研究員共同主持,姚長青主任與毛瑞青副臺長分別為項目啟動會致開幕辭。
為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項目特聘國內相關領域專家13人組成項目專家委員會,對項目內容和實施方案進行指導。出席本次啟動會的專家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永恒、吳京文、張海燕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侯金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史生才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孔旭教授、南京大學施勇教授、青海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王海芹總工程師共8位專家。啟動會上,由姚長青主任、毛瑞青副臺長、徐燁站長、項目總體組組長楊戟研究員和項目科學家吳雪峰研究員共同為與會專家頒發了項目專家委員會聘書。
會上,項目及子課題負責人分別介紹了項目總體情況、組織構架與實施方案等內容,與會專家重點圍繞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各課題協同攻關中的協調機制以及實施過程所需當地政府的保障支撐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青海省科技廳主管部門結合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二十條就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使用等進行了解讀。同時,為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按期完成項目總體目標,各課題組成員和參與單位就項目管理、課題實施方案、研究進度等開展了深入討論,并與項目總體組進行了梳理與交叉確認。
本項目面向中長期中國天文大科學裝置布局的需求,在青海省全域臺址篩查的基礎上,重點勘測海西州茫崖市冷湖地區及柴達木盆地周邊的天文觀測條件,開展天文大科學裝置冷湖臺址監測與先導科學研究。從光學臺址監測、射電多波段臺址遴選和監測、天文臺址大氣、地理地質環境監測與綜合分析、時域天文先導科學研究等四個方面實施。通過對預選臺址監測數據的綜合分析,選出適宜光學、毫米波和亞毫米波等射電多波段觀測的優良臺址,對選定站址給出全面的臺址報告,開展臺址規劃和保護方案的研究。
同時,項目圍繞基礎研究,依托青海省特色資源開展重大科技工程,希望通過天文選址工作的開展,發揮自然資源優勢,促進大科學裝置在青海落地,開展時域天文的先導科學研究,以青海大學、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為重點,通過聯合培養研究生、建立聯合中心等研究平臺,帶動青海省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激發各類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建設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為青海省天文研究提供后備力量。此外,通過區域科技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推進特色科普基地建設,提升科普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推動科普場館、科普機構等開展科普服務。通過對以上目標的實現,終為將青海冷湖鎮打造為天文觀測基地奠定堅實基礎。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