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如今,物聯網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基于大數據分析、新一代物聯網傳輸技術等核心技術,構建“大連接”的物聯數據網絡,幫助政府、企業、家庭實現對終端設備數據的全面采集、傳輸與分析。新一代窄帶物聯網(NB-IoT),正逐步讓能源管理進入萬物互聯時代。
NB-IoT又稱為窄帶物聯網技術,是IoT領域的關鍵接入技術,相對無線物聯網技術,具有低功耗,大容量、高穩定性以及深覆蓋等顯著優勢,可在智能抄表、智能停車、智能物流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
為推動NB-IoT在細分領域的應用,2017年工信部專門印發《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的建設發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0年NB-IoT總連接數超過6億元。
以NB-IoT
智能水表為例。隨著NB-IoT技術應用的不斷成熟,傳統水務行業受物聯網強勁勢頭的影響,加之自身存在的諸多難點痛點問題,水務行業在智慧變革中引發了多方關注。
作為終端數據采集設備,水表連接千家萬戶。為收集采集數據,原始的抄表方法是抄表員上門抄表,統計數據。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工抄表衍生出諸多弊端,如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記錄數據容易出錯、維護管理困難等。
于是GPRS遠程抄表應運而生,它解決了人工抄表一系列問題,它比人工抄表技術先進,效率更高,更安全。但是GPRS遠程抄表也有缺點導致無法大面積推廣,如通訊基站用戶容量小,功耗高,信號差等。
而基于NB-IoT技術的遠程抄表則很好解決了這一問題,NB-IoT遠程抄表在繼承了GPRS遠程抄表功能的同時還擁有海量容量,相同基站通訊用戶容量是GPRS遠程抄表的10倍;更低功耗,在相同的使用環境條件下NB-IoT終端模塊的待機時間可長達十年以上;新技術信號覆蓋更強(可覆蓋到室內與地下室)等。
隨著
流量計量技術、網絡通訊技術、自動控制技術、GIS地理信息技術、微功耗供電技術、云計算技術等日趨成熟與完善,NB-IoT智能水表已成為智慧水務市場熱點和發展必然。
三川智慧總裁李強祖說,在中國,平均每5個人就需要一臺水表,智能抄表數據連接量大,且每次傳輸的數據量小,因此水表可以說是NB-IoT技術典型的應用領域。
目前,從國內市場得來的消息,有選擇使用NB-IoT智能水表意向的國內供水公司很多。另外,隨著“一戶一表”、“階梯計費”、“多表合一”等政策的相繼出臺,加之智慧城市風口在國內形成,為傳統水表制造企業吹開了一扇智慧之窗,NB-IoT智能水表將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我國水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智能水表(含智能應用系統)銷售收入占全部水表銷售并例要達到40%,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新增智能水表超過1.5億臺,對應產業規模超過400億元。
目前,國內智能水表三川智慧NB-IoT智能水表已商用,今后市場占有率不容小覷。日前,三川智慧與上海市能水電集成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2018年上海城投水務(集團)小口徑物聯網(NB-IoT)電子遠傳水表采購及安裝項目”。
毫無疑問,NB-IoT智能水表的方向是確定的,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由于NB-IoT智能水表采取了各種先進技術,隨之而來的成本也在增加。
水表企業應該通過提供更多的增值功能(如漏水報警、異常用水報警、特殊業務場景等)來體現NB-IoT智能水表的價值,才能更廣泛的讓供水企業和社會所接受,而不是簡單的解決上門抄表的問題。
相信,在智慧水務的影響下,NB-IoT智能水表的發展前景定會十分廣闊。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