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人物】雷鋒同志在他的日記中寫過這樣一段話:“要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善于鉆”。這就是人們廣為稱道的‘釘子’精神。
圖為胡佳樂在工作中。
在江蘇無錫市計量測試院職工胡佳樂眼中,計量的不僅來自于的
計量儀器和測試技術,更重要的來自于計量人的嚴謹和勤奮。自2007年跨入計量行業開始,胡佳樂從心底里認定了計量檢測必須實事求是、求真務實這樣一個信念,這份信念是他十多年的計量工作中一直堅持的原則。當時,他給自己的目標是爭做一名“能檢測、熟規程、懂原理”的合格檢定員。憑借著對計量的熱愛和求真務實的堅守,胡佳樂先后獲得了“無錫市計量測試院先進個人”、“計量之星”等榮譽稱號。
自進入電學與信息計量檢測部從事
互感器與絕緣
電阻表的檢定和校準工作以來,雖然崗位變了,但他那“螺絲釘”般的鉆研精神沒有變。對于互感器的檢定和校準,胡佳樂同志從零開始學習,查閱相關資料,向前輩請教,在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全部的檢測方法;并在工作中結合自己的積累的經驗,改進工作方法,使得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對于客戶在互感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他也是耐心的和對方一起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得到了客戶的多次表揚。
記得有一次,新區某工業園區企業拿來一組電流互感器和一個電能表來做檢測。當他與園區結算電費時發現電費異常增加。與園區爭執不下,就拆下他們廠里的互感器和電能表,與園區代表一起拿到我院電學部做檢測。經過幾天的分開檢測發現電能表沒有問題,符合精度要求。一切的焦點都集中在這三個電流互感器上。胡佳樂在檢測中發現在這三個電流互感器屬于穿心式互感器,長時間運行時線圈內長期充滿磁性會導致互感器精度變低,從而影響了電能的計量準確性,他通過不斷的退磁和通電檢測從而印證了他的判斷。當客戶取件時,他又細致地向雙方指出了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并耐心解答著客戶的種種疑問。一個月后客戶來電反饋說用電量和電費都正常了,雙方的誤會消除了,客戶向他表示感謝。
如果需要一個直觀的描述,熟悉胡佳樂的人會說,他是一名有資歷的計量人,他繼承了老一代計量人認真細致的好傳統,又具備新一代計量人科學嚴謹、發展創新的工作作風。依托無錫市計量測試院的發展平臺,從他一路走來的過程,你會感受到那份可貴的品質:實事求是,精益求精。
(原文標題:學無止境,做一個平凡的螺絲釘)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