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下游】地熱能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我國地熱資源豐富,資源量約占地熱資源的六分之一。數據顯示,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地熱等非化石能源利用每提高1個百分比,相當于替代標煤375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9400萬噸、二氧化硫約90萬噸,氮氧化物約26萬噸,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節能減排、環境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已建立較完善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體系,地熱直接利用居世。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將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從12%提高到15%,其中,地熱資源是增量主力。而京津冀將成“十三五”地熱發展主陣地,“十三五”期間,京津冀地區地熱供暖/制冷面積將達到4.4億平方米,這將助力京津冀地區地熱資源開發迎來大發展,對該地區能源結構調整和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石化努力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把發展地熱產業提升到戰略層面進行規劃和推進,實現了地熱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石化地熱產業已遍布全國16個省市區,地熱供暖能力達4000萬平方米,約占全國常規地熱資源供暖面積的40%,成為國內大常規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企業。“十三五”期間,中國石化地熱開發將打造“20座無煙城”,實現新增供暖、制冷面積1億平方米。
作為中國石化的新能源專業公司,新星公司將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推進“地熱+太陽能、風能、余熱利用等新能源”集成開發,構建“多元發展、清潔低碳、綜合集成”的新能源體系,致力于為“霧霾少一些、藍天多一些”作貢獻。
中國石化地熱開發技術已形成體系。通過吸收引進和自主研發,近年來中國石化已取得相關國家和正在申報國家近30項,頒布地熱標準規范20余個。建立了“地熱資源勘探技術體系、地熱資源評價技術體系、地熱鉆井成井工藝技術體系、地熱尾水回灌技術體系、地熱資源梯級利用技術體系和信息化系統技術體系”等六大技術體系,有力地支撐了地熱產業健康發展。
“十三五”期間,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將堅持深淺結合、冷暖結合,瞄準打造“20座無煙城”目標,積極布局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大力推廣“地熱+”為主題新能源集成項目,實現新增供暖、制冷面積1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兆瓦。
(原標題:中石化:“十三五”將大力發展地熱 目前地熱供暖已占全國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