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下游】特高含水油田開發穩產是難題。記者11月7日從大慶油田獲悉,通過實施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專項,大慶油田豐富發展4項理論,創新發展12項關鍵核心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各一項、省部級獎勵118項,申請1000余件,新技術增油1400多萬噸,為大慶油田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近60年來,大慶油田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2008年集團公司提出,大慶要在現有基礎上保持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這意味著與2006年編制的可持續發展規劃相比,大慶油田10年間需多產原油3684萬噸。但是,經過多年開發,大慶主力油田處于特高含水、特高采出程度開發階段,繼續穩產難度大;剩余可采儲量中有的特高含水油層占83%,三次采油開采對象轉向二類油層,增油倍數只有一類油層的一半,調整挖潛難度大;剩余未動用難采儲量主要分布在特低滲透和特低豐度油層,有效動用難度大;勘探對象主要是復雜隱蔽巖性油藏和復雜小斷塊油藏,規模小、滲透性差、油水分布復雜,發現困難,資源接替難度大。
為支撐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2008年7月,集團公司黨組設立重大科技專項。8年來,重大專項攻關創新發展了大型陸相湖盆巖性油氣成藏理論、特高含水期水驅開發理論、低酸值原油三元復合驅油等4項理論,發展完善精細水驅和三元復合驅等12項核心配套技術,提出水驅“五個不等于”潛力觀等創新理念,成功研發第三代精細挖潛新工藝新工具,突破0.2米級薄夾層三維定量刻畫技術極限,攻克復合驅油劑、采出液處理及清防垢等三元復合驅油工業化核心技術,規模應用6萬多口井,實現了特高含水油田開發的技術革命,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比國內外同類油田高出10個到15個百分點,在國內外同類油田開發中處于地位。
重大專項理論技術創新有力支撐了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產生了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十二五”期間,大慶新增探明儲量2.8億噸,增加可采儲量0.84億噸,新技術增產原油1464萬噸,復合驅地面配注工藝成本降低26.5%,水平井單井投資下降近40%。與此同時,通過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大慶油田節約用地4.2萬畝,實現油田建設和環境保護、綠色發展與和諧發展的有機統一。
據統計,重大專項形成專業軟件19套,新設備和新產品142臺(件),申請1097件,制修訂54項標準,獲國家科技獎勵3項,省部級獎勵118項。重大專項“五大管理體系”,大大激發了創新活力與潛力,使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目前是大慶油田發展的關鍵時期。集團公司已將“大慶油氣持續有效發展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專項列入“十三五”科技規劃,將以大規模增加經濟可采儲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大幅度降本增效為目標,立足創新驅動,當好和旗幟;立足效益發展,振興新常態;立足戰略發展,以描繪長遠發展技術路線圖為根本遵循,實施創新驅動,打贏低油價下科技創新攻堅戰,支撐大慶百年油田建設。
(原標題:重大科技專項支撐大慶創建百年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