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市場】近日,環境保護部建設完成了2016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水十條”)中央項目儲備庫,共涉及具體工程項目4800多個,總投資超過4300億元。隨著該項目的實施,我國水質監測儀器儀表市場勢必將迎來一番“腥風血雨”。
水十條投資細則進一步落地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也日漸突出。我國水環境面臨著水量衰減、水質惡化的雙重壓力,為改善我國水污染的嚴峻形勢,2015年4月國務院發布“水十條”,作為未來幾十年水污染防治的行動綱領。同年8月10日,發改委下達上海、江蘇、浙江內蒙古、河南以及河北等十三個省份的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資計劃,總投資達到212.65億元。專家預測,要完成“水十條”的相應目標,在水質治理、監測檢測等產業需要投入資金約為4-5萬億元。
據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項目儲備庫分為中央儲備庫和省級儲備庫。2016年度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為130億元,將優先用于納入中央儲備庫的項目,如省級人民政府批復的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等。
據了解,此次入選的項目主要為,82個地市涉及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49個地市涉及水質較好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59個地市涉及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19個地市涉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及污染修復,6個地市涉及跨界跨省(區、市)河流水環境保護和治理等水體保護。此次項目的實施推動了水十條投資細則的進一步落地,開啟水治理產業的巨大市場。
我國環境水質監測行業市場規模巨大
作為我國環境監測設備的一個重要分支,水質監測儀器儀表市場規模一直占據我國環境監測市場份額的45%以上。根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數據,2009年我國環境水質監測行業總體市場規模為10.44億元;2010年市場規模達16.40億元;2013年下半年,環保部正式啟動“水十條”編制,并全面加強水質監測工作,該年環境水質監測市場達到巨大的規模,約為31.87億元。而隨著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發布,我國環境水質監測行業市場規模正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專家預計,2016年環境水質監測系統行業的總體市場規模達55.77億元,2021年將達到125.03億元。
據統計,我國環境水質在線監測行業企業2004年有30家,2011年越至120多家,增幅達到300%。在這期間誕生了如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等目前國內處于環境水質監測行業地位的企業。隨著國家對環境水質監測工作的重視,這些行業內的也在市場博弈中受益。
2015年,聚光科技發布的年報中顯示,其營業收入達18.33億元,同比增長49%,其中主營業務-環境監測系統及運維服務板塊實現收入8.88億元,同比增長64%,相比2014年25%的增長進一步提速。
小編總結
隨著國家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加強,監測產業成為環保產業關注的重點。同時,早期安裝的監測系統面臨老化、監測數據不準確、儀器不穩定等問題,需要進行更換而產生的需求量,以及儀器本身的更新換代,這些都將成為水質監測儀行業企業加速發展的助推器。可以預見,未來水質監測儀器儀表市場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