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市場】目前中國智能電表安裝量已超過3.5億只,未來兩大電網合計智能電表和用電管理系統市場約每年160億元以上,可見中國智能電表市場潛力巨大。2015年的智能電表安裝量達到6060萬只,到2020年,國網、南網將全面建成智能(綠色)電網,屆時新增用戶都將更換成智能電表,同時隨著物聯網、智慧城市、城鎮化、我國電網工程中等工程的推動下,未來國內智能電表的市場廣闊。
我國目前智能水表安裝比例僅為15%,預計2016年復合增速超過30%。據水利部透露消息稱,2016年全國水利投資目標為8000億元左右。眾多水利工程項目的籌建同時也帶動了智能水表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同時,城鎮化、智慧城市的發展、階梯水價的實施帶來了智能水表需求的不斷提升。水表市場呈現不斷增長的狀態為水表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我國智能燃氣表行業正迎來市場需求全面放量的時期。目前我國使用的燃氣表中,約80%為傳統的機械模式燃氣表,20%為智能燃氣表。可見,智能燃氣表行業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間。根據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于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明確了我國將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增加天然氣供應,力爭到2020年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200億立方米。這一通知意味著天然氣供給瓶頸正逐漸被打破,國內天然氣消費正式進入快速增長通道。到2015底,我國所有已通氣的城市都建立了階梯氣價制度。階梯氣價的推行對天然氣計量方式無疑帶來了新的要求,這直接催生了對于智能燃氣表的需求,其次,城鎮化也在推動燃氣表增長的進程,中國城鎮居民用天然氣滲透率僅為20%左右,上升空間巨大。根據資料顯示,2015年智能燃氣表市場達到110億元。
智慧城市、城鎮化還有國家政策的推動,全面釋放了智能電表、水表、燃氣表等計量表的需求,智能計量表的市場需求可以說是多方推動。
智能三表(或稱四表、五表)的市場越來越巨大,不僅技術方面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同時普通居民用戶對智能計量表的認知程度也需要提高,但在智能化系統的實際建設中,經常出現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常見的是房地產商把智能化系統作為一種宣傳手段,比如建設了小區綜合布線系統卻不進行網絡建設,使綜合布線系統毫無用處,讓智能化系統成為一種擺設,沒有發揮它的作用;另一種現象是由于智能化系統本身不成熟,造成系統不能正常使用,如建設了三表遠傳計量系統卻不能正常運行,仍然采用人工抄表,因此要普及智能計量表,對于智能計量表的知識推廣普及很重要,從房地產商到居民,從上到下都要普及。
同時遠傳計費系統是與住戶密切相關的一個智能化系統。傳統的冷水表、熱水表、氣表,電表都是安裝在用戶室內,安裝在樓道內。每月水表、氣表、電表入戶抄表收費給用戶帶來很多麻煩,給抄表人員帶來煩惱,造成很多不必要糾紛并且不安全,遠傳計量系統應運而生。但遠傳計量系統同時對會對智能計量表的設計、應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僅是單個計量表,而是整個計量系統的完整性和質量更加嚴格。
由此,智能計量表要推行,要提高智能計量表在社會中的認知度,同時隨著遠傳計量系統的出現,智能計量表在技術和質量上的要求將要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