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企業風向標】“我們正準備大干快上的時候,卻遇到了頁巖氣發展的低谷期。”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工程師肖勇軍表示。
自2014年下半年至今,原油價格暴跌,一度在40美元/桶附近徘徊,頁巖氣行業進入“冬天”。今年1月,一家名為WBH Energy的美國頁巖油開采公司提交破產申請,成為這一輪石油價格戰中的個陣亡者。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曾為2015年確立26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產量目標,現在已經建成20多億立方米頁巖氣年產能,今年能生產頁巖氣13億立方米。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石化)公布的數據顯示,涪陵頁巖氣田年底將完成32億立方米產量。加上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等其他企業的累積產量,到“十二五”末,中國頁巖氣總產量約為50億立方米。
這意味著,國家能源局設定的“十二五”頁巖氣65億立方米的產量目標將難以完成。
作為中國大的油氣生產商,中石油的頁巖氣發展“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中石油著手頁巖氣開發始于2006年,一年后開展了國內個頁巖氣地質綜合評價。2009年、2012年,中國口頁巖氣井、口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頁巖氣井分別在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威遠地區、長寧地區誕生。
“中石油以上游勘探開發為主業,在發現新資源、新領域、新層系方面有內在的動力和需求。”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頁巖氣開發事業部、總地質師王蘭生表示。
就在中國只打出一口頁巖氣井時,2009年美國“頁巖氣革命”席卷,天然氣產量飆升至6240億立方米,取代俄羅斯成為大天然氣生產大國。這給“缺油少氣”并且持續多年“氣荒”的中國帶來了極大的想象空間。國土資源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頁巖氣資源量為25萬億立方米,和美國頁巖氣資源量相當。
2012年,國務院正式批準頁巖氣為72個礦種,并開始在頁巖氣領域引進公開招標制度。專營多年的上游油氣資源由此打開了一道市場化競爭的縫隙。從傳統石油企業到非油氣公司,從國有企業到民營企業紛紛對頁巖氣寄予厚望。
中石化的油氣儲量一直遜于中石油,為彌補上游短板,中石化將頁巖氣視為資源翻身的重要機遇。
2009年,中石化天然氣產量為84億立方米,約占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1/10。中石化當時提出,到2020年產能建設要實現400萬噸油當量,將“集中力量突破頁巖氣勘探開發,盡快形成生產能力。”
2012年,涪陵焦頁1HF井鉆獲高產頁巖氣。2014年初,中石化宣布,涪陵頁巖氣田作為中國個大型頁巖氣田正式誕生,年底頁巖氣產量達到10億立方米。
“為了打造上游長板,中石化需要在非常規資源開發領域不斷尋求突破,實現油氣增儲上產,因為它沒有太多的選擇。”國土資源部油氣戰略中心研究員潘繼平表示。
與中石化的“快”不同,中石油在頁巖氣領域以“穩”為主,主要是穩步推進技術儲備和戰略儲備。
在中國天然氣資源版圖中,中石油占有優勢。中石油股份公司年報顯示,2014年天然氣產量954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總產量的75%。
梳理2013-2014年數據發現,非常規天然氣產量約占中石油天然氣總產量的1/3。非常規天然氣包括致密氣、煤層氣和頁巖氣。
中石油2013年煤層氣商品氣量13.7億立方米,頁巖氣1.77億立方米。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在2014年3月的香港業績會議上透露,2013年的致密氣產量高達249億立方米。
周吉平認為,中國尚未掌握適合國情的頁巖氣技術,在頁巖氣大規模發展的同時,也應大力發展致密氣等其他已成功的非常規天然氣。
對中石油來說,無論從資源儲量還是從技術成熟度,開發成本高昂的頁巖氣代表的戰略意義遠遠大于上產價值。在中石油的天然氣資源序列中,常規天然氣,非常規天然氣第二。在“非常規”中,致密氣,頁巖氣、煤層氣次之。
在2006-2013年,中石油在頁巖氣領域創造了多個國內,并在西南油氣田擁有長寧—威遠和云南昭通兩個頁巖氣示范區,但截至2014年年底,頁巖氣產量不足2億立方米。2014年,中石油頁巖氣發展才開始進入“快車道”。
去年3月,時任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業績發布會上透露了中石化頁巖氣發展“三步走”戰略:2015年底建成頁巖氣產能50億立方米,產量30億立方米;2017年完成產能100億立方米。
傅成玉認為,國家制定的頁巖氣“十二五”規劃目標略顯保守。“能源局十二五頁巖氣目標實現沒有問題,一家公司就建成50億方米,完成能源局65億方目標沒有問題。”
這讓中國油氣行業看到了頁巖氣規模化、商業化發展的希望,也讓同處于頁巖氣開發前列的中石油倍感壓力。
2014年初,中石油通過頁巖氣開發方案,在長寧—威遠地區部署了121口頁巖氣新井,并將公司產量目標定為26億立方米。
其中,長寧區塊和威遠區塊分別完成10億立方米,云南昭通5億立方米,中石油和殼牌在富順—永川的區塊完成1億立方米。
截至11月底,長寧—威遠頁巖氣示范區開始進入規模生產,投產頁巖氣試采井55口,頁巖氣日產量突破550萬立方米。
今年年底,長寧—威遠地區將完成約11億立方米頁巖氣。加之其他區塊,中石油頁巖氣產量將達到13億立方米。雖然這距離“十二五”規劃的產量目標相差甚遠,但是比去年頁巖氣產量提高了近10倍。
長寧—威遠頁巖氣產業示范區內的長寧區塊屬于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是中石油企地合資的頁巖氣勘探開發公司,由中石油股份公司與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宜賓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北京國聯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出資比例分別為55%、30%、10%和5%。
“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加大了生產建設工作量,投產井的產量也好于預期。”肖勇軍說。
西南油氣田提供的數據顯示,長寧頁巖氣井區域,試采單井日產量約為10萬立方米,比預測產量6萬立方米高出40%。
2015年8月31日,中石油公布了頁巖氣探明地質儲量。中石油披露,經國土資源部審定,中石油在四川盆地威202井區、寧201井區、YS108井區,新增含氣面積207.87平方公里、頁巖氣探明地質儲量1635.31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408.83億立方米。
中石油頁巖氣的產量有限,意義和潛力較大。
“如果原油價格跌破每桶40美元,美國20%至30%的頁巖產業將被迫關閉。”1月21日,石油大亨羅斯-佩羅特之子小佩羅特,在參加冬季達沃斯會議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
7月,康菲石油表示,已經停止在華所有頁巖氣合作項目。此前,美國中型石油公司阿納達科石油、阿美拉達赫斯等已經宣布退出中國頁巖氣上游產業。而殼牌、雪佛龍等也傳出在華頁巖氣項目受阻的消息。
面對“寒潮”,中國國有石油公司逆勢而為。2015年,“兩桶油”在頁巖氣領域的投資達到200億元。這一數據是“兩桶油”在過去幾年頁巖氣的累計投資總額。
發展頁巖氣是國家戰略,也符合中石油的戰略規劃,不會因為油價暴跌而改變。
在頁巖氣領域,中石油也并非賠本賺吆喝。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頁巖氣開發事業部工程師陶詩平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生產和技術情況和資源條件,對于非常規氣藏而言,已經基本達到效益開發的條件。
“國內開采頁巖氣的熱情并未受到油價下跌帶來的太大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在公開場合表示,目前頁巖氣井口成本大約在1.5元/立方米,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不過,形勢將很快發生逆轉。在財政部宣布,下調“十三五”期間頁巖氣補貼標準后,11月18日,國家發改委宣布下調國內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0.7元/立方米。
“天然氣價格和頁巖氣補貼下調,對降低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肖勇軍表示。
“目前公司一口水平井的鉆井周期從140天降低到60天以內,短是34天。”陶詩平介紹,單井壓裂段數由之前的10段提高到25段,井均測試產量為14萬方/天。
11月20日在威遠204-H5平臺壓裂施工現場,這里采取了壓裂、試井、鉆采等九個單位聯合作業的方式。項目組負責人馮強介紹,為了提高壓裂速度,項目組采用鉆井壓裂工廠化作業模式,即三口井一起壓裂。
壓裂工廠化不僅可以節省30%的施工時間,而且因為壓裂液返排率達到100%,大量節約了水資源。在威遠地區壓裂一口頁巖氣水平井需要3萬-4萬立方米水。
根據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到2015年中期,在四川盆地頁巖地層鉆一口水平井的成本為1130萬-1290萬美元(約合7250.66萬-8277.29萬元人民幣),與2009年中石油批頁巖氣井相比,成本降低了近35%。與2013年中石化的頁巖氣鉆井成本相比,這一成本降低了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