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上下游】近日,下午消息,據報道,近期上網電價將下調,快將于11月初宣布,以提振疲弱的經濟,此次下調幅度或平均約為3分/千瓦時。
10月26日,內蒙古發改委表示,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電網2015年-2017年輸配電價的批復》,決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在蒙西電網實施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工作,將內蒙古西部電網目錄電價中的大工業電度電價每千瓦時降低2.65分(含增值稅)。分析人士認為,輸配電價改革步伐會進一步加快推廣至全國。
內蒙古發改委表示,鑒于當前我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為促進經濟發展,此次輸配電價改革降價空間主要用于降低大工業電價。此外,要求內蒙古電力公司2016年底前申報內蒙古西部電網各電壓等級交叉補貼數額。
由于蒙西電力市場建設,蒙西電網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在2100小時左右,在西部省份中水平偏高。實際運行中,交易發電量競價上網,由于機組利用小時數偏低,發電裝機富裕,有降價趨勢,大工業用戶月度交易電費通常比上網電價下降2-3分。因此可以看出本次內蒙古自治區輸配電價改革下調大工業用戶電價與實際運行中的降價空間基本一致。
“估計很快會全面降”,一位長期跟蹤電改的分析人士對中國證券網記者說。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接受中國證券網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按照“準許成交加合理收益”的計算公式,下一步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會推廣到多個試點省份甚至全國,且會加速。
不過,曾鳴認為,輸配電價改革的目的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放開兩頭”的目的是將電網輸配電價改革釋放的利潤轉移到市場用戶,真正放開發電側和售電側,而不是轉移到高耗能用戶。從全國情況看,部分省份由于大工業多,經濟下行壓力大,終電價下降利好高耗能用戶,這不符合調結構的發展方向,希望輸配電價改革推廣到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時可以真正建立市場化的電力交易。
招商證券研報則分析,“發電企業從事售電業務的根本動力是提高存量發電資產的利用小時。蒙西電網輸配電價改革之后,核減的成本空間主要用于降低蒙西電網大工業電價,并沒有直接惠及發電企業,但是對發電企業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售電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大的發電份額和提高發電設備的利用小時數。在電力供應相對寬松的大環境下,通過市場的優勝劣汰,售電市場份額向那些經營效益好的企業集中,老舊機組被逐步淘汰,電力系統的效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