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企業風向標】日前,歐洲高反壟斷機構宣布批準了美國GE公司對阿爾斯通電力和電網業務的收購交易,同時,美國司法部也批準此項交易的進行。至此,進行了一年多的GE對阿爾斯通的收購交易終通關,GE坐擁燃氣輪機市場半壁江山,帶來電力裝備格局大變動。筆者將帶給大家此次收購始末。
阿爾斯通成立于1928年,經營項目涵蓋電力、機電、高速鐵路,在能源領域,阿爾斯通在燃氣發電渦輪領域,僅次于德國西門子,與美國GE,是法國工業界明珠,屬于法國的國寶級企業。
受累于法國封閉的經濟政策,阿爾斯通一直掙扎在生存邊界,而當時恰逢GE公司正試圖調整戰略,加強能源等核心業務,因此雙方一拍即合,很快議定了收購價格和相關事宜。
GE收購阿爾斯通之后
GE此次通過收購阿爾斯通,其已拿下燃機的半壁江山,此外,它將擁有約1,500GW的發電裝機量,比GE當前裝機量增長50%;更大的競爭規模優勢,全面滲透火電廠總體設計,更廣泛的電網產品線;更強的產品壟斷能力,阿爾斯通曾是GE燃機改造和備件大供貨商。
此次GE主要對阿爾斯通的收購主要集中在熱電、可再生能源和電網業務,阿爾斯通CEO柏珂文曾對《金融報》表示:“在熱電領域,阿爾斯通和GE在蒸汽輪機及燃氣輪機技術方面存在互補。阿爾斯通可以為合并后的實體注入電廠配套設施和交鑰匙項目的能力,從而提升其在電力領域的實力。風電領域,阿爾斯通的陸上風電業務規模較小,海上風電業務競爭力,GE則更專注陸上風電;水電領域,阿爾斯通是企業,通用電氣業務不涉及這一領域;服務領域,阿爾斯通全面的產品組合很好地契合了通用電氣的業務布局。”
對于阿爾斯通來說,本次交易價格也高出原始估值20多億歐元,同時也甩掉了多年并不景氣的電力電網業務包袱,保證其戰略調整,將集中力量繼續做強交通領域。“此次提出的要約將使阿爾斯通重新聚焦其交通業務,并為加快軌道交通業務在快速增長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財務實力,以把握由經濟增長、城市化的深入及環境問題所驅動的市場需求。”阿爾斯通稱,在現有管理層及長期股東布依格集團的帶領下,“軌道交通業務將為未來增長作好準備”。
收購之后對中國的影響
在中國,阿爾斯通經營的項目包括:三峽大壩的水力發電機組、和諧號CRH5型電力動車組、嶺澳二期核電站、南京地鐵1號線及2號線列車、北京機場線的全自動信號系統,以及上海地鐵的列車與信號系統等等。
因此,GE與阿爾斯通的交易必須獲得中國政府的審批。而且,就在2014年6月17日,由馬士基、地中海航運、達飛設立的P3的聯盟,雖然已經獲得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和歐盟委員會的審查通過,但終被中國商務部以反壟斷而否決。可能正是考慮到這一不確定因素,中國區業務不含在此次收購交易中。
此次收購案中,安薩爾多從中撈到一塊肥肉,我國的上海電氣或也將從中間接獲益。
(感謝能源觀察、GE提供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