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發明科技控】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于日前結束。在135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150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以及43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中,共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0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14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含3個創新團隊)通過初評。
在前期有本網小編整理的58項值得儀器儀表行業關注的項目中(詳見http://www.itvcse.com/news/detail-46906.html),共23項項目通過初評,如下:
序號 | 項目名稱 | 相關領域 | 所屬組 | 初評建議等級 |
1 | 鐵基超導體電子結構的光電子能譜研究 | 超導 | 國家自然科學獎——物理與天文學組 | 二等獎 |
2 | 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量子信息 | 量子信息 | 國家自然科學獎——物理與天文學組 | 一等獎 |
3 | 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對高溫超導機理相關科學問題的研究 | 超導 | 國家自然科學獎——物理與天文學組 | 二等獎 |
4 | 受限控制系統的參數化設計理論與應用通信 | 通信 | 國家自然科學獎——信息科學組 | 二等獎 |
5 | 復雜網絡演化動力學分析與控制網絡分析與控制 | 網絡分析與控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信息科學組 | 二等獎 |
6 | 用于功能集成的微型化光子器件基礎研究光電子器件 | 光電子器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信息科學組 | 二等獎 |
7 | 不確定性系統的辨識與控制 | 控制系統 | 國家自然科學獎——信息科學組 | 二等獎 |
8 | 復雜耦合動態系統控制與應用 | 控制系統 | 國家自然科學獎——信息科學組 | 二等獎 |
9 | 偏振遙感物理機理、關鍵方法與技術應用 | 測繪 | 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土資源組 | 二等獎 |
10 | 道路路面動態檢測關鍵技術及裝備 | 測繪 | 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土資源組 | 二等獎 |
11 | 高速并聯機器人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 機器人 | 國家技術發明獎——機械與動力組 | 二等獎 |
12 | 高速重載列車牽引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 控制系統 | 國家技術發明獎——機械與動力組 | 二等獎 |
13 | 高精度微小氣體流量測量新技術及應用 | 真空計量 | 國家技術發明獎——電子儀器儀表組 | 二等獎 |
14 | 高能效動態可重構計算及其系統芯片關鍵技術 | 集成電路 | 國家技術發明獎——電子儀器儀表組 | 二等獎 |
15 | 多流波束賦形的無線傳輸技術 | 通信(4G) | 國家技術發明獎——信息組 | 二等獎 |
16 | 運動座載設備協調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 控制器 | 國家技術發明獎——信息組 | 二等獎 |
17 | 高性能星載銣原子鐘原子信號增強與穩定關鍵技術 | 衛星定位導航 | 國家技術發明獎——電子儀器儀表組 | 二等獎 |
18 | 大型結構光纖傳感監測關鍵技術及其同步采集裝備 | 光纖傳感 | 國家技術發明獎——工程建設組 | 二等獎 |
19 | 推掃成像型碲鎘汞紅外焦平面組件關鍵技術及其航天應用 | 紅外遙感探測 | 國家科技進步獎——電子與科學儀器組 | 二等獎 |
20 | 非制冷紅外輻射熱探測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 紅外探測 | 國家科技進步獎——電子與科學儀器組 | 二等獎 |
21 | 車輛聯網感知與智能駕駛服務關鍵技術及應用 | 智能交通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交通運輸組 | 二等獎 |
22 | 氣控熱管國家高精度溫度源 | 溫度計量 | 國家科技進步獎——標準計量與文體科技組 | 一等獎 |
23 | 大氣細顆粒物在線監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環境監測 | 國家科技進步獎——環境保護組 | 二等獎 |
1.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通過項目
序號 | 評審組 | 項目名稱 | 初評建議等級 |
1 | 數學組 | 資產定價理論中的非線性期望方法 | 二等獎 |
2 | 數學組 | 有限元高精度理論 | 二等獎 |
3 | 數學組 | 自正則化極限理論和斯坦因方法 | 二等獎 |
4 | 物理與天文學組 | 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 | 一等獎 |
5 | 物理與天文學組 | 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對高溫超導機理相關科學問題的研究 | 二等獎 |
6 | 物理與天文學組 | 鐵基超導體電子結構的光電子能譜研究 | 二等獎 |
7 | 物理與天文學組 | 高壓下典型單質和二元化合物的結構與物性 | 二等獎 |
8 | 化學組 | 活體層次定量獲取化學信號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研究 | 二等獎 |
9 | 化學組 | 石墨烯的電分析化學和生物分析化學研究 | 二等獎 |
10 | 化學組 | 分子尺度分離無機膜材料設計合成及其分離與催化性能研究 | 二等獎 |
11 | 化學組 | 新型富勒烯的合成 | 二等獎 |
12 | 化學組 | 生物分子識別的分析化學基礎研究 | 二等獎 |
13 | 化學組 | 基于若干先進材料的分析新方法 | 二等獎 |
14 | 化學組 | 生物分子的特異識別及功能調控機制研究 | 二等獎 |
15 | 地球科學組 | 大陸碰撞成礦理論的創建及應用 | 二等獎 |
16 | 地球科學組 | 青藏高原生長的深部過程、巖石圈結構與地表隆升 | 二等獎 |
17 | 地球科學組 | 微型生物在海洋碳儲庫及氣候變化中的作用 | 二等獎 |
18 | 地球科學組 | 華南寒武紀磷酸鹽(含奧斯坦型)化石研究 | 二等獎 |
19 | 地球科學組 | 典型內分泌干擾物質的環境行為與生態毒理效應 | 二等獎 |
20 | 地球科學組 | 電離層變化性的驅動過程 | 二等獎 |
21 | 生物學組 | 抗病毒天然免疫信號轉導機制 | 二等獎 |
22 | 生物學組 | 東亞人群和混合人群基因組的連鎖不平衡研究 | 二等獎 |
23 | 生物學組 | 家蠶基因組的功能研究 | 二等獎 |
24 | 基礎醫學組 | 髓系白血病發病機制和新型靶向治療研究 | 一等獎 |
25 | 基礎醫學組 | 惡性腫瘤轉移的調控機制及靶向治療的應用基礎研究 | 二等獎 |
26 | 基礎醫學組 | 磁共振影像學分析新方法及其對重大精神疾病機制的研究 | 二等獎 |
27 | 信息科學組 | 受限控制系統的參數化設計理論與應用 | 二等獎 |
28 | 信息科學組 | 可視媒體幾何計算的理論與方法 | 二等獎 |
29 | 信息科學組 | 圖像非均勻計算理論與方法 | 二等獎 |
30 | 信息科學組 | 復雜耦合動態系統控制與應用 | 二等獎 |
31 | 信息科學組 | 用于功能集成的微型化光子器件基礎研究 | 二等獎 |
32 | 信息科學組 | 不確定性系統的辨識與控制 | 二等獎 |
33 | 信息科學組 | 復雜網絡演化動力學分析與控制 | 二等獎 |
34 | 信息科學組 | 視覺模式的局部建模及非線性特征獲取理論與方法研究 | 二等獎 |
35 | 材料科學組 | 弛豫鐵電體的微疇-宏疇理論體系及其相關材料的高性能化 | 二等獎 |
36 | 材料科學組 | 聲子晶體等人工帶隙材料的設計、制備和若干新效應的研究 | 二等獎 |
37 | 材料科學組 | 工程材料表面的潤濕及其調控 | 二等獎 |
38 | 材料科學組 | 低維氧化鋅材料的載流子調控與功能化研究 | 二等獎 |
39 | 材料科學組 | 實現率有機太陽電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結構 | 二等獎 |
40 | 材料科學組 | 航天用非連續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制備科學基礎研究 | 二等獎 |
41 | 工程技術科學組 | 內燃機低碳燃料的互補燃燒調控理論及方法 | 二等獎 |
42 | 工程技術科學組 | 流域水沙條件對水質的影響過程及機理 | 二等獎 |
43 | 工程技術科學組 | 混凝土結構裂縫擴展過程雙K斷裂理論及控裂性能提升基礎研究 | 二等獎 |
44 | 工程技術科學組 | 復雜結構系統的高性能整體式構型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 二等獎 |
45 | 力學組 | 生物組織熱-力-電耦合行為機理 | 二等獎 |
46 | 力學組 | 智能聚合物復合材料的主動變形機理與力學行為 | 二等獎 |
2.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
序號 | 評審組 | 項目名稱 | 初評建議等級 |
1 | 農林養殖組 | 農產品黃曲霉毒素靶向抗體創制與高靈敏檢測技術 | 二等獎 |
2 | 農林養殖組 | 農用抗生素發現新技術及系列新產品產業化 | 二等獎 |
3 | 農林養殖組 | 安全豬支原體肺炎活疫苗的創制及應用 | 二等獎 |
4 | 農林養殖組 | 花生收獲機械化關鍵技術與裝備 | 二等獎 |
5 | 農林養殖組 | 基于高性能生物識別材料的動物性產品中小分子化合物快速檢測技術 | 二等獎 |
6 | 農林養殖組 | 國境轉基因產品快速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7 | 醫藥衛生組 | 基于稀土納米上轉發光技術的即時檢測系統創建及多領域應用 | 二等獎 |
8 | 醫藥衛生組 | 定向轉化多元醇的生物催化劑創制及其應用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9 | 國土資源組 | 年產千萬噸級礦井大型提升容器及安全運行保障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10 | 國土資源組 | 山地復雜構造地震成像與氣層識別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 二等獎 |
11 | 國土資源組 | 偏振遙感物理機理、關鍵方法與技術應用 | 二等獎 |
12 | 國土資源組 | 道路路面動態檢測關鍵技術及裝備 | 二等獎 |
13 | 環境與水利組 | 燃煤煙氣選擇性催化脫硝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 二等獎 |
14 | 環境與水利組 | 基于納米復合材料的重金屬廢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回用新技術 | 二等獎 |
15 | 輕工紡織組 | 基于酶作用的制革污染物源頭控制技術及關鍵酶制劑創制 | 二等獎 |
16 | 輕工紡織組 | 酮酸發酵法制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二等 |
17 | 輕工紡織組 | 速生闊葉材制漿造紙過程酶催化關鍵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18 | 輕工紡織組 | 酵母核苷酸的生物制造關鍵技術突破及產業應用 | 二等獎 |
19 | 化工組 | 含高濃度分散相的攪拌反應器數值放大與混合強化的新技術 | 二等獎 |
20 | 化工組 | 節油輪胎用高性能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設計及制備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21 | 化工組 | 堿木質素的改性及工業廢液的資源化利用 | 二等獎 |
22 | 化工組 | 乙烯三聚制1-己烯新型催化體系及成套工藝技術 | 二等獎 |
23 | 非金屬材料組 | 特種液晶材料及調光膜制備技術 | 二等獎 |
24 | 非金屬材料組 | 耐高溫雜化硅樹脂及其復合材料制備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25 | 非金屬材料組 | 基于拉伸流變的高分子材料綠色加工成型技術 | 二等獎 |
26 | 非金屬材料組 | 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27 | 金屬材料組 | 熱核聚變實驗堆用高性能低溫超導材料制備技術 | 二等獎 |
28 | 金屬材料組 | 高性能銅合金連鑄凝固過程電磁調控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29 | 金屬材料組 | 復雜難處理資源可控加壓浸出技術 | 二等獎 |
30 | 金屬材料組 | 高性能鎢基復合材料及其應用 | 二等獎 |
31 | 機械與動力組 | 高速并聯機器人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 二等獎 |
32 | 機械與動力組 | 二十二種型號飛機載荷譜關鍵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33 | 機械與動力組 | 高性能中心給粉旋流煤粉燃燒技術 | 二等獎 |
34 | 機械與動力組 | 高可靠精密濾波傳動技術及系統 | 二等獎 |
35 | 機械與動力組 | 高速重載列車牽引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36 | 機械與動力組 | 節能的連續螺旋推流強化傳熱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37 | 信息組 | 運動座載設備協調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38 | 信息組 | 天線多頻技術及在多模移動終端的應用 | 二等獎 |
39 | 信息組 | 基于網絡的軟件開發群體化方法及核心技術 | 二等獎 |
40 | 信息組 | 面向社區共享的高可用云存儲系統 | 二等獎 |
41 | 信息組 | 多流波束賦形的無線傳輸技術 | 二等獎 |
42 | 電子儀器儀表組 | 硅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 | 一等獎 |
43 | 電子儀器儀表組 | 高性能星載銣原子鐘原子信號增強與穩定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44 | 電子儀器儀表組 | 高精度微小氣體流量測量新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45 | 電子儀器儀表組 | 高能效動態可重構計算及其系統芯片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46 | 工程建設組 | 耙吸挖泥船動力定位與動態跟蹤系統 | 二等獎 |
47 | 工程建設組 | 新型內置液壓動力模塊化整體鋼平臺模架裝備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48 | 工程建設組 | 砂卵石地層盾構隧道施工安全控制與掘進技術 | 二等獎 |
49 | 工程建設組 | 大跨度橋梁結構和行車抗風安全的氣動控制技術 | 二等獎 |
50 | 工程建設組 | 大型結構光纖傳感監測關鍵技術及其同步采集裝備 | 二等獎 |
3.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含創新團隊)
序號 | 評審組 | 項目名稱 | 初評建議等級 |
1 | 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 | CIMMYT小麥引進、研究與創新利用 | 二等獎 |
2 | 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 | 高產穩產棉花品種魯棉研28號選育與應用 | 二等獎 |
3 | 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 | 晚粳稻核心種質測21的創制與新品種定向培育應用 | 二等獎 |
4 | 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 | 甘藍型黃籽油菜遺傳機理與新品種選育 | 二等獎 |
5 | 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 | 小麥抗病、多樣化基因資源的發掘、創新和利用 | 二等獎 |
6 | 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 | 核果類果樹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 | 二等獎 |
7 | 林業組 | 高性能竹基纖維復合材料制造關鍵技術與應用 | 二等獎 |
8 | 林業組 | 南方特色干果良種選育與培育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9 | 林業組 | 四倍體泡桐種質創制與新品種培育 | 二等獎 |
10 | 養殖業組 | 榮昌豬品種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 二等獎 |
11 | 養殖業組 | “農大3號”小型蛋雞配套系培育與應用 | 二等獎 |
12 | 養殖業組 | 鯉優良品種選育技術與產業化 | 二等獎 |
13 | 養殖業組 | 畜禽飼料中大豆蛋白源抗營養因子研究與應用 | 二等獎 |
14 | 養殖業組 | 刺參健康養殖綜合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 | 二等獎 |
15 | 科普組 | 玉米田間種植系列手冊與掛圖 | 二等獎 |
16 | 科普組 | 前列腺疾病100問 | 二等獎 |
17 | 科普組 | 中國載人航天科普叢書 | 二等獎 |
18 | 工人、農民技術創新組 | 高產早熟多抗廣適小麥新品種國審偃展4110選育及應用 | 二等獎 |
19 | 工人、農民技術創新組 | 異形承載木梁拼板制造技術與應用 | 二等獎 |
20 | 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組 | 中國電科技術創新體系重構工程 | 一等獎 |
21 | 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組 |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科技創新工程 | 二等獎 |
22 | 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組 | 石藥集團藥物研發創新體系建設 | 二等獎 |
23 | 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組 | 微創介入與植入醫療器械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平臺 | 二等獎 |
24 | 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組 | 中信重工礦山重型裝備技術創新工程 | 二等獎 |
25 | 油氣工程組 | 5000萬噸級特低滲透-致密油氣田勘探開發與重大理論技術創新 | 特等獎 |
26 | 油氣工程組 | 超高壓大功率油氣壓裂機組研制及集群化應用 | 二等獎 |
27 | 油氣工程組 | 海上稠油聚合物驅提高采收率關鍵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28 | 油氣工程組 | 庫車前陸沖斷帶鹽下超深特大型砂巖氣田的發現與理論技術創新 | 二等獎 |
29 | 輕工組 | 營養代餐食品創制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 二等獎 |
30 | 輕工組 | 空調器舒適性智能控制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 二等獎 |
31 | 紡織組 | 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復合纖維制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 | 二等獎 |
32 | 紡織組 | 高精度圓網印花及清潔生產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 二等獎 |
33 | 化工組 | 環保芳烴成套技術開發及應用 | 特等獎 |
34 | 化工組 | 醫藥產品精制結晶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 | 二等獎 |
35 | 化工組 | 滿足國家第四階段汽車排放標準的清潔汽油生產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 | 二等獎 |
36 | 化工組 | 冷再生劑循環技術重油催化裂化裝置工業應用 | 二等獎 |
37 | 化工組 | 青海鹽湖低品位難開發鉀鹽利用技術 | 二等獎 |
38 | 非金屬材料組 | 高性能多尺度顆粒協同增強鋁、鎂基復合材料關鍵技術與應用 | 二等獎 |
39 | 非金屬材料組 | 有機氟單體及高性能氟聚合物產業化新技術開發 | 二等獎 |
40 | 非金屬材料組 | 紅外吸收微粒的表面改性及在節能樹脂中的應用 | 二等獎 |
41 | 金屬材料組 | 復雜錫合金真空蒸餾新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 二等獎 |
42 | 金屬材料組 | 化微合金化鋼板坯表面無缺陷生產技術開發與工程化推廣應用 | 二等獎 |
43 | 金屬材料組 | 高品質特殊鋼大斷面連鑄關鍵技術和裝備開發與應用 | 二等獎 |
44 | 金屬材料組 | 高性能大規格復雜截面鋁合金型材擠壓成形及應用技術 | 二等獎 |
45 | 金屬材料組 | 銅管短流程技術裝備研發及產業化 | 二等獎 |
46 | 金屬材料組 | 復雜稀貴金屬物料多元素梯級回收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47 | 金屬材料組 | 節材耐磨損鋼鐵材料制造技術研發與工業應用 | 二等獎 |
48 | 機械組 | 汽車制造中的高質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 | 一等獎 |
49 | 機械組 | 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成套裝備與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 二等獎 |
50 | 機械組 | 12000噸航空鋁合金厚板張力拉伸裝備研制與應用 | 二等獎 |
51 | 機械組 | 航天器艙體結構變極性等離子弧穿孔立焊關鍵技術與應用 | 二等獎 |
52 | 動力電氣與民核組 | 電網雷擊防護關鍵技術與應用 | 二等獎 |
53 | 動力電氣與民核組 | 大功率特種電源的多時間尺度控制技術及其系列產品開發 | 二等獎 |
54 | 動力電氣與民核組 | 特大型水輪機控制系統關鍵技術、成套裝備與產業化 | 二等獎 |
55 | 動力電氣與民核組 | 預防交直流混聯電網大面積停電的快速防控與故障隔離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56 | 動力電氣與民核組 | 青藏電力聯網工程 | 二等獎 |
57 | 動力電氣與民核組 | 柴油機低噪聲設計關鍵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58 | 電子與科學儀器組 | 氮化鎵基紫外與深紫外LED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59 | 電子與科學儀器組 | 推掃成像型碲鎘汞紅外焦平面組件關鍵技術及其航天應用 | 二等獎 |
60 | 電子與科學儀器組 | 非制冷紅外輻射熱探測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61 | 計算機與自動控制組 | 大規模網絡流媒體服務關鍵支撐技術 | 二等獎 |
62 | 計算機與自動控制組 | 32位星載容錯控制計算機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63 | 計算機與自動控制組 | 基于大數據的互聯網機器翻譯核心技術及產業化 | 二等獎 |
64 | 計算機與自動控制組 | 支持批量定制生產的數字化車間動態管控平臺及裝備研發與應用 | 二等獎 |
65 | 計算機與自動控制組 | 在線社交網絡分析關鍵技術及系統 | 二等獎 |
66 | 計算機與自動控制組 | 普適計算關鍵技術及支撐平臺 | 二等獎 |
67 | 土木建筑組 | 建筑結構基于性態的抗震設計理論、方法及應用 | 一等獎 |
68 | 土木建筑組 | 深大長基坑安全精細控制與節約型基坑支護新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69 | 土木建筑組 | 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與混合結構體系關鍵技術及其工程應用 | 二等獎 |
70 | 土木建筑組 | 預應力整體張拉結構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 二等獎 |
71 | 土木建筑組 | 面向大型工程施工的流動式成套吊裝設備關鍵技術與應用 | 二等獎 |
72 | 水利組 | 水庫大壩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一等獎 |
73 | 水利組 | 300m級溪洛渡拱壩智能化建設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74 | 水利組 | 水工巖體特性評價與工程利用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75 | 水利組 | 大數據驅動的水文多要素監測預報關鍵技術與應用 | 二等獎 |
76 | 交通運輸組 | 京滬高速鐵路工程 | 特等獎 |
77 | 交通運輸組 | 車輛聯網感知與智能駕駛服務關鍵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78 | 交通運輸組 | 高速鐵路大斷面黃土隧道建設成套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79 | 交通運輸組 | 節能與新能源客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 二等獎 |
80 | 交通運輸組 | 山區高速公路運營保障關鍵技術及裝備 | 二等獎 |
81 | 交通運輸組 | 廢輪胎修筑高性能瀝青路面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 二等獎 |
82 | 標準計量與文體科技組 | 氣控熱管國家高精度溫度源 | 一等獎 |
83 | 標準計量與文體科技組 | 大型承壓設備不停機電磁無損檢測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84 | 環境保護組 | 大氣細顆粒物在線監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二等獎 |
85 | 環境保護組 | 區域大氣污染源高分辨率排放清單關鍵技術與應用 | 二等獎 |
86 | 環境保護組 | 中國生態交錯帶生態價值評估與恢復治理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87 | 內科一組 | 重要真菌病的臨床診治與干預策略 | 二等獎 |
88 | 內科一組 | 環境與遺傳因素對男性生殖功能影響的基礎研究與應用 | 二等獎 |
89 | 內科一組 | 中樞神經系統重大疾病CT/MRI 關鍵技術的創新與臨床應用 | 二等獎 |
90 | 內科一組 |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關鍵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 | 二等獎 |
91 | 內科二組 | 慢性乙型肝炎診療體系的創新及關鍵技術推廣應用 | 二等獎 |
92 | 內科二組 | 我國艾滋病新流行形勢下的綜合防控策略及應用研究 | 二等獎 |
93 | 內科二組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與綜合防治 | 二等獎 |
94 | 內科二組 | 鼻咽癌診療關鍵策略研究與應用 | 二等獎 |
95 | 中醫中藥組 | 人工麝香研制及其產業化 | 一等獎 |
96 | 中醫中藥組 | 以桂枝茯苓膠囊為示范的中成藥功效相關質量控制體系創立及應用 | 二等獎 |
97 | 中醫中藥組 | 基于活性成分中藥質量控制新技術及在藥材和紅花注射液等中的應用 | 二等獎 |
98 | 中醫中藥組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診療關鍵技術的創新及應用 | 二等獎 |
99 | 中醫中藥組 | 藏藥現代化與獨一味新藥創制、資源保護及產業化示范 | 二等獎 |
100 | 中醫中藥組 | 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機創新的系統研究 | 二等獎 |
101 | 中醫中藥組 | 中藥及天然藥物活性成分分離新技術研究與應用 | 二等獎 |
102 | 中醫中藥組 | 補腎益精法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療效機制和推廣應用 | 二等獎 |
103 | 中醫中藥組 | 熱敏灸技術的創立及推廣應用 | 二等獎 |
104 | 藥物與生物醫學工程組 | 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開發研究、產業化和推廣應用 | 一等獎 |
105 | 藥物與生物醫學工程組 | 原創新藥艾普拉唑的研發與產業化 | 二等獎 |
106 | 藥物與生物醫學工程組 | 奧美拉唑系列產品產業化與化的關鍵技術開發 | 二等獎 |
107 | 藥物與生物醫學工程組 | 重組人生長激素系列產品研制與產業化 | 二等獎 |
108 | 通信組 | 通信局(站)系統防雷接地理論突破及技術創新與國內外應用 | 二等獎 |
109 | 通信組 | 大容量、智能化光傳送網(OTN)技術創新與產業化 | 二等獎 |
110 | 通信組 | 高清視頻網絡化即時服務技術與應用 | 二等獎 |
111 | 通信組 | 高性能超強抗彎光纖關鍵技術、制造工藝及成套裝備 | 二等獎 |
112 | 農藝與農業工程一組 | 主要糧食產區農田土壤有機質演變與提升綜合技術及應用 | 二等獎 |
113 | 農藝與農業工程一組 | 蘇打鹽堿地大規模以稻治堿改土增糧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 | 二等獎 |
114 | 農藝與農業工程一組 | 玉米冠層耕層優化高產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 | 二等獎 |
115 | 農藝與農業工程一組 | 生物靶標導向的農藥減量使用關鍵技術與應用 | 二等獎 |
116 | 農藝與農業工程一組 | 稻麥生長指標光譜監測與定量診斷技術 | 二等獎 |
117 | 農藝與農業工程一組 | 有機肥作用機制和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 | 二等獎 |
118 | 農藝與農業工程一組 | 長江中下游稻飛虱暴發機制及可持續防控技術 | 二等獎 |
119 | 農藝與農業工程一組 | 新疆棉花大面積高產栽培技術的集成與應用 | 二等獎 |
120 | 農藝與農業工程二組 | 農林廢棄物清潔熱解氣化多聯產關鍵技術與裝備 | 二等獎 |
121 | 農藝與農業工程二組 | 精量滴灌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及應用 | 二等獎 |
122 | 農藝與農業工程二組 | 新型低能耗多功能節水灌溉裝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二等獎 |
123 | 農藝與農業工程二組 | 植物-環境信息快速感知與物聯網實時監控技術及裝備 | 二等獎 |
124 | 資源調查組 | 中國海大陸架劃界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二等獎 |
125 | 資源調查組 | 國家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 | 二等獎 |
126 | 資源調查組 | 多系統多頻率衛星導航定位關鍵技術及SoC芯片產業化應用 | 二等獎 |
127 | 資源調查組 | 2000m以內全液壓地質巖心鉆探裝備及關鍵器具 | 二等獎 |
128 | 礦山工程組 | 煤礦重大水患探測與快速搶險關鍵技術及裝備(原名稱:煤礦重大水害防治與快速搶險關鍵技術及裝備) | 二等獎 |
129 | 礦山工程組 | 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礦區土地復墾的微生物修復技術與應用 | 二等獎 |
130 | 礦山工程組 | 高瓦斯突出煤層強化卸壓增透及瓦斯資源化抽采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131 | 礦山工程組 | 露天轉地下轉型建設大型數字化地下金屬礦山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132 | 礦山工程組 | 超大直徑深立井建井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 | 二等獎 |
133 | 外科與耳鼻咽喉頜組 | 中國人體表難愈合創面發生新特征與防治的創新理論與關鍵措施研究 | 一等獎 |
134 | 外科與耳鼻咽喉頜組 | 眼眶外科修復重建關鍵技術體系的創建和應用 | 二等獎 |
135 | 外科與耳鼻咽喉頜組 | 腹部多器官移植及器官聯合移植的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 | 二等獎 |
136 | 外科與耳鼻咽喉頜組 | 基于影像導航和機器人技術的智能骨科手術體系建立及臨床應用 | 二等獎 |
137 | 外科與耳鼻咽喉頜組 |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多學科綜合治療 | 二等獎 |
138 | 外科與耳鼻咽喉頜組 | 角膜病診治的關鍵技術及臨床應用 | 二等獎 |
139 | 創新團隊評審組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終末期肝病綜合診治創新團隊 | 授獎 |
140 | 創新團隊評審組 | 海程大學電力集成創新團隊 | 授獎 |
141 | 創新團隊評審組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網絡通信與交換技術創新團隊 | 授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