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上下游】國家加快輸配電價改革,設新試點,為電力市場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其良性發展。
專家建議將受電大省、區域電網納入試點視野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同意將貴州省列入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范圍,按“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核定電網企業準許收入和輸配電價。由此,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地區已包括深圳、內蒙古西部、安徽、湖北、寧夏、云南、貴州七地,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地方電網均有分布。
試點擴容,典型性凸顯。
貴州,西電東送重要通道、發電產能過剩、高載能產業較多、大用戶直購電試行多年,其被納入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范圍具有明顯的代表性。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貴州作為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要考慮一種情況———作為火電大省、高載能產業較多的省份,若其推進試點增加了交易電量,從節能減排的角度來說,要有所關注、控制”。
火電減排、水電棄水、風光并網消納、電網峰谷差加大……隨著改革試點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各地現存典型性問題將進一步暴露。正因如此,更需通過改革試點,先行先試,暴露問題、解決爭議、積累經驗,采取推進增量改革、存量逐步消化策略,有序推進電力市場化進程。
國家發展改革委4月中旬印發的《關于貫徹中發[2015]9號文件精神加快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的通知》明確,將鼓勵具備條件的其他地區開展改革試點,試點范圍以外地區也要同步開展輸配電價摸底測算工作,全面調查摸清電網輸配電資產、成本和企業效益情況,初步測算輸配電價水平,研究提出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的工作思路。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曾在介紹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有關情況時表示,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是有序推進電力體制改革落實的一個具體步驟,在一定程度上沒有總量限制,鼓勵有積極性的地方,按照電力體制改革的方案來制定改革試點方案,經審批后實施。這方面的改革進度,取決于實施過程順利與否。如果順利,具備條件一個就推進一個。
可以預見,作為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一環,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對于未來試點選擇,曾鳴建議,可以考慮將受電省份以及區域電網納入其中,比如結構較為緊湊的東北電網、京津唐電網等,有助于推進區域電力市場建設。
曾鳴表示,應盡快出臺輸配電價核定辦法等相關實施細則,為化解現存爭議問題指明方向,告訴大家下一步應該怎么做。
嚴格監審輸配電成本,確保終端用戶分享改革紅利
加強電網企業成本約束和收入監管,我們已在探索前行。
目前,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定18個省級電網電力直接交易輸配電價基礎上,國家能源局通過開展專項監管,有效促進了電網企業降本增效。
在國家能源局剛剛公布的今年7項重點專項監管中,電網企業輸配電成本專項監管、典型電網工程投資成效專項監管名列其中。
此前,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德寶直流等10項典型電網工程投資成效監管報告》,全面分析了10項典型電網工程從投產至2013年底的投資成效情況,披露了個別工程存在的突破核準投資、利用率偏低等問題,并針對突出問題提出了具體監管建議,有效促進了電網企業降本增效。
如今,伴隨著電力市場監管深入推進,加之對電網企業成本實施直接監管,電網企業成本約束和收入監管機制將進一步完善。
曾鳴指出,“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測算制定獨立、明晰的電網輸配電價,這是社會對具有自然壟斷屬性的公用事業采取的通行做法。這種新的監管模式有助于強化電網企業成本約束和收入監管”。
按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相關規定,國家將對輸配電成本進行嚴格監審,從嚴核定折舊年限,逐年核減新增運行維護費用,核減與輸配電業務無關、無償接收的固定資產,以及部分新增不符合規劃的投資和超前投資,其效果便是輸配電價逐年有所降低。以深圳為例,其2015年輸配電價每千瓦時較2014年下降1.23分,監管周期內(2015~2017年)電網輸配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1435元、0.1433元和0.1428元,呈遞減態勢。
此外,推進輸配電價改革肩負的另一項重任,就是“管住中間”,為“放開兩頭”打基礎,即通過單獨核定輸配電價,為分步實現公益性以外發售電價格由市場形成做準備。
新電改9號文發布以來短短幾個月,深圳、山東、黑龍江等地已有十余家企業在工商注冊時申請了售電業務經營范疇,逐利的資本靜候分享售電市場的蛋糕。
“在放開售電市場、設計售電市場運行機制方面,必須切實保障終端用戶權利,要促進充分有效競爭,提高售電市場的整體效率,降低成本,進而提高社會的總體福利。”曾鳴表示,“改革要‘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絕不是將大壟斷變成若干小壟斷,也不是簡單地將停留在‘中間’層面的利益再分配。必須時刻牢記,‘放開兩頭’需圍繞保障終端用戶權益這一點有序推進,保障用戶權益是這次電改為重要的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