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標準共享圈】近日,環保部網站公布了《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噪聲測量值修正》(HJ706-2014)、《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結構傳播固定設備噪聲》(HJ707-2014)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隨著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會對聲環境質量狀況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其中,噪音污染已成為環境污染的重災區。現有的環境噪聲監測主要包括聲環境質量監測和噪聲污染源監測。在聲環境質量監測中,目前一般采取城市區域環境網格法進行噪聲監測,這種監測方法要求在待測區域設立100個以上的等邊長有效網格,測點設在網格中央,每個點測試10分鐘。但該法工作量浩大,因此只能在每年10月份組織一次晝間測試。該法測試,每個測點的測試值由于采樣時間短,隨機性強,不能實際反映該點及城市的聲環境狀況,無法完全滿足公眾對環境噪聲認知和關注的需求,也無法滿足環境管理的需要。
而在我國的現有噪聲自動監測設備市場上,中低檔產品充斥市場,技術水平一般,產品種類少,故障率高,使用壽命短。這樣的產品使得監測頻次降低、采樣誤差大、監測數據不準確,不能及時反映噪聲環境狀況;自主研發能力較低,系統配套生產能力較低,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某些城市的使用部門重視程度不夠,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重水氣、輕噪聲”、“重硬件、輕軟件”等錯誤觀念;設備使用缺乏監管,影響設備使用效果,比如:資金不足導致安裝進度緩慢;安裝后維護管理問題突出;設備維護管理責任人不明確等。
此次環保部新出臺的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既規范了噪聲監測技術的操作性,又促進了噪聲監測設備市場的加速更新。在未來,構建一個自動化、網絡化的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是環境監測現代化的必然趨勢。
附件:《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噪聲測量值修正》
《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結構傳播固定設備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