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日前,由山東世通檢測評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食品安全和環境檢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青島市成立,共有15家成員單位組成,其中企業10家,高校3家,研究機構2家。據悉,這是青島市在食品安全與環境檢測領域成立的聯盟。
近年來,以食品安全與環境檢測為主的檢測產業已經成為青島市主導產業質量提升的重要支撐,在技術研發進步和產業化方面取得較大發展。但是,與國內外先進城市相比,還存在企業規模較小、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產學研結合力度不夠、科技資源短缺與分散重復并存等問題。
青島市召開計量發展規劃實施意見發布會。實施意見表示,青島環境檢測、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檢測裝置存在空白,今后研究統一檢測標準。同時,目前也在研究實施水電氣熱在線采集,今后若居民發現電表有問題,不用再拆下來,可以現場檢測。
實施意見顯示,青島將在節能減排、大氣污染防治、社會治理、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完善計量基礎設施,提升計量服務保障能力。例如:在供熱計量、階梯電價、水價結算、生活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分析、污染物監測分析等方面計量檢測標準、檢測裝置急需完善。
比如階梯氣價,國家發布實施方案后,本市先從重點用戶推進,然后推進居民用戶。技術上,可能會朝著對氣的控制方向改進。“如果超過一定用氣量,可能會采取一定手段實施有效控制。”相關負責人表示。
2015年,智能電表全面升級改造。目前也在研究電表現場校驗制度,今后如居民發現水電氣熱電表有問題,不用再拆下來,可以實施檢測人員現場檢測。同時,青島也在研究實施水電氣熱在線采集。
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還將研究破解一些難題。例如在環境檢測、食品安全等方面,方法和裝置上仍存在空白。“如環境檢測上,各環境站點不同檢測儀器,測量結果有差異。今后將會有統一的標準,統一的檢測平臺,實施環境檢測。”
而食品安全方面,如蘇丹紅、饅頭添加劑等也將研究統一的標準。
青島貨車保有量雖然占全市機動車總數的5%,但所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占到機動車排放總量的52%,是名副其實的“排放大戶”。目前檢測能力不足,本市將研究治超治限的新檢測標準。此外,將加強對能源資源計量、民生計量、誠信計量等重點領域的計量監管。
2020年前,本市將制定新建和改造公共安全、城市管理、醫療衛生、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00項。
該聯盟的成立,將有利于聚集各聯盟成員單位的優勢科技資源,共同致力于解決青島市食品安全與環境檢測領域的重大技術問題,推動建設的行業共性技術創新公共平臺,不斷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促進我市在該領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