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電線電纜行業正在大浪淘沙,新一輪洗牌,企業創新、轉型、升級、并購活動,正在悄然展開,預示著一個嶄新的行業面貌即將出現在人們眼前。在激流勇進的形勢下,電纜企業的命運將是如何,這是每個企業都在默默自問的問題。
在7月8日舉行的“2014UL電線電纜論壇”上,中國電線電纜質檢中心主任吳長順主任直言,電線電纜行業的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的“三缺”企業將難避厄運,而產品“精、專、特”的企業將有長足發展。
吳主任的這些話,對那些“三缺”電纜企業提出了警示,若不盡快轉變經營理念,進行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改革,將很難持續發展。目前,在業內大呼陷入困境的企業,基本上也是這類企業。
他們的經營狀況逐步惡化,資金缺乏而不善積累,技術落后而不善改進,人才流失而不善使用,從而導致企業每況愈下,于是提出了“抱團過冬”的概念。但是,照此不變的話,即使抱成團,也過不了冬。
而那些產品“精、專、特”的企業,以及實力雄厚的大中型企業,不斷進行理念制度創新,產品適銷對路,一直過著“小康日子”,并未出現大起大落。他們依賴企業成熟的經營經驗,規避市場風險,憑著技術經濟實力打天下,還是牢牢地站穩了腳跟。
以往人們贊賞小企業“船小好掉頭”,靠著靈活的市場經濟手段征服市場,如今有些手段已經逐漸行不通了。如“掌舵人”再不變換方向,小船必將觸礁沉沒。而大中型企業“巨輪”,雖然也遇到風浪,但那是前進征途上的考驗,并不會給他們造成嚴重的打擊和風險,仍然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當然,要打造“精、專、特”企業,還需要具備“技術特、人才特、設備特、材料特”等基本素質,這“四特”也缺一不可。因此,在行業創新轉型升級的浪潮中,企業要把自己定好位,并依據自身的具體狀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逐步打開新局面,才能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