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機載環境大氣成份探測系統項目來源于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航空遙感系統,是航空遙感系統中10個有效探測載荷之一,由大氣環境激光雷達、差分吸收光譜儀和多角度偏振輻射計及主控管理器4個子系統組成。該成果不但研制了國內首臺探測氣溶膠和云的雙波長偏振航空遙感激光雷達、機載成像差分吸收光譜子系統填補了我國機載定量化探測痕量氣體空間分布的空白、環境大氣探測多角度偏振輻射計子系統填補了我國機載定量化多角度偏振的測量并實現氣溶膠微物理特性的反演技術的空白,還實現了從紫外、可見光和紅外多波段多視角機載氣溶膠和痕量氣體的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測量,能為區域性、多發性、災難性的大氣環境污染測量提供綜合觀測手段,為認知我國氣溶膠和大氣環境質量演變的定量化分布及其認知大氣環境氣溶膠的微物理特性和分類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技術支撐。
2013年4月至5月,該系統在天津、唐山地區進行了飛行試驗,系統通過主控管理器集成運行,在獲取大氣氣溶膠、云物理特性、大氣成分、污染氣體、顆粒物等大氣成分有效信息上可以相互補充、相互扶助、共同描述大氣環境實時狀況,探測結果與地面儀器獲取數據相互驗證,3個架次的飛行探測結果較為清晰地顯示出不同天氣條件下污染物的積聚和發展趨勢,反映出系統對污染發生、發展的快速響應能力。
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獲取的數據已在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和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得到應用,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為推動機載大氣環境遙感技術的發展在我國起到了主導作用。該成果系統復雜、技術難度大、集成度高,推廣前景廣,總體水平達到國內、先進,一致同意通過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