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重大項目“大宗作物遙感定量監測關鍵技術”課題日前順利完成95%的專用信息產品反演方法及產品生產,構建了全新的大宗作物遙感定量監測體系,并向發布農情監測信息。
儀表網訊 由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承擔的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星機地綜合定量遙感系統與應用示范”重大項目“大宗作物遙感定量監測關鍵技術”課題已完成95%的專用信息產品反演方法及產品生產,構建了全新的大宗作物遙感定量監測體系,并面向發布中英文雙語《農情遙感速報》,為社會提供了糧食生產形勢信息獲取途徑。該課題2013年12月25日順利通過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組織的中期檢查。
據介紹,在充分利用國產氣象衛星(FY-2/3)與環境衛星(HJ-1)遙感數據的基礎上,該課題組自主研發了一系列作物遙感監測指標與評估方法,其中部分指標用于農情評估,構建了全新的多層次、多指標的大宗作物遙感監測技術體系,相關成果已納入科技部推動的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體系,并于2013年11月20日面向發布了中英文版本的《農情遙感速報》。英文版《農情遙感速報》是中國面向發布的農情監測信息。
該課題是863計劃重大項目“星機地綜合定量遙感系統與應用示范”課題之一,在項目整體攻克星地協同觀測與衛星組網、多尺度時空遙感數據快速定量流程化處理以及綜合定量遙感產品生成等關鍵技術的基礎上,開展大宗作物遙感定量監測專用信息產品研發和面向尺度的作物種植面積、產量遙感監測技術研究,形成獨立、快速的大宗作物(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定量遙感監測技術體系,滿足面向糧食等戰略資源的監測和糧食安全戰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