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大好的市場前景,引發各大高校迅速普及物聯網專業。據國脈物聯網7月29日發布的"微物聯"中@蒙洋老師稱:"物聯網人才培養陷入了簡單粗暴的學科組合!沒有找到物聯網的核心是服務和應用,人才培養也應該圍繞應用展開"。筆者也了解到,2013年首批物聯網專科學子就將走向工作崗位,而歷時多年孕育出來的"人才"能否適應市場需求則直接反應了高校對物聯網學科的認識是否到位。
物聯網專業設置
目前,教育部審批設置的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本科專業中有"物聯網工程"、"傳感網技術"和"智能電網信息工程"三個與物聯網技術相關的專業。作為國家倡導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物聯網備受各界重視,并成為就業前景廣闊的熱門領域,使得物聯網成為各家高校爭相申請的一個新專業。
截止今年,已經有超過200家本科院校開設了物聯網專業,據相關院校的物聯網專業課程設置來看,主要是以自動化技術、物聯網理論、網絡技術為主力,以一些精密電子技術為輔,從整個專業課程設置來看,技術氣息濃厚。
企業需要服務與應用人才
2011年,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發布的物聯網白皮書,從產業結構上可以將物聯網產業分為服務業和制造業兩大范疇。其中,物聯網制造業分為物聯網設備與終端制造業、物聯網感知制造業以及物聯網基礎支撐產業,主要是以感知制造業為主。物聯網服務業分為應用服務業、應用基礎設施服務業、軟件開發與應用集成服務業和網絡服務業。
在國家大力發展服務業的大背景之下,國內服務業與數字產業穩步提升,物聯網應用與服務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從目前市場情況與國內對物聯網市場需求來看,物聯網服務類與應用研發類人才需求在不斷擴大,但在硬件及制造企業由于物聯網技術特色,需求能夠再自動化專業,電子專業中得到補充,所以對此方面的人才需求較平穩,而目前多數高校的物聯網專業設置偏向于硬件技術方面的培養,造成物聯網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時優勢不明顯。
物聯網專科就業情況
因為物聯網是個交叉學科,涉及通信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RFID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等多項知識,從人才市場的需求來看,無論是物聯網專業還是云計算專業的人才是炙手可熱的,但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是相當高的。從物聯網專科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物聯網專科畢業生有60%以上從事自動化企業的下游工種,如電子制造企業、設備制造,就業層次相對較低,有27%的專科畢業生從事與物聯網無關行業,另有13%左右的專科畢業生能進入物聯網研發與應用崗位供職。
可以說物聯網專業專科的就業情況與物聯網市場的火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究其原因在于物聯網專業人才的培養中缺少市場意識,各大高校不能了解行業的真正需求,對于物聯網的片面解讀造成的。
云計算等新技術與物聯網相交織
假如將物聯網比作是人的神經組織,物聯網技術能夠將各個傳感器的數據傳輸到服務器,而僅有數據的傳輸還是不夠的,物聯網要發揮作用,就需要一個運算系統,那就需要涉及到云計算的應用,在城市網絡中,物聯網將所有的數據都收集起來,而這些數據需要儲存、需要分類處理,此時就需要大數據的應用。在物聯網人才的需求上,單一知曉一些傳感知識與自動化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與企業的需求。
物聯網專業學科組合
中國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吳紅輝認為,物聯網的人才培養不能孤立,不僅包括傳感、終端、通訊網絡方面的人才培訓,而且包括云計算、大數據方面的人才培訓。單純負責軟件和硬件的基礎工程師,要求相對低一些,負責主網、物聯網等的工程師要求比較嚴格。物聯網人才需要綜合培養。
重慶大學云計算技術協會負責人李力認為,高校開設物聯網課程是物聯網行業快速發展與高校對市場反應的結果。一方面目前物聯網專業學生可以系統化學習相關技術;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中有經驗的老師不多,進而對學生的自主能力要求比其他很多專業都高,若能力平平其就業相對傳統的自動化與計算機專業不會有什么優勢。物聯網是復合型的專業,要求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能力。
筆者看到物聯網課程設置中是將電子專業、自動化專業、計算機專業中的一些學科組合到一起,并未擁有自己獨特的專業技能。其次物聯網專業在云計算、大數據等方面鮮有涉及,可以說目前的物聯網專業僅僅是自動化專業的一個衍生,算不上是一個新建立的專業。物聯網不能獨立與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而獨立存在,在未來物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勢之中,物聯網專業更多的應該面向應用方面設立課程,比如云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智慧應用等等,達到培養能夠適應市場需求與行業發展的人才才是設立物聯網專業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