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劉青松研究員課題組承擔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一三五”戰略規劃重點支持項目——高通量藥物篩選和測試技術平臺一期建設初步完成,進入實用階段。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劉青松研究員課題組承擔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一三五”戰略規劃重點支持項目——高通量藥物篩選和測試技術平臺一期建設初步完成,進入實用階段。該平臺是目前安徽省內少數高水平的高通量藥物篩選測試技術平臺,也是國內少數以組合藥物篩選為主要任務的應用平臺,它的建成使用將會有效的提高國內高通量組合藥物篩選測試方面的研究水平。
當醫藥研發人員需要從成千上萬種化合物中挑選出有研究價值的“藥物前體”時,一般采用使這些化合物和疾病相關細胞相互作用的方式,而人工篩選作用活性高的“藥物前體”,不僅費時費力,準確性也比較較低;而高通量篩選的方法采用自動化操作系統,快速、、靈敏、準確,在尋找新的活性化合物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已被世界各大醫藥研發機構廣泛應用于新藥的創制和發現。
強磁場中心的高通量篩選測試平臺主要由自動分液器,自動化工作站和微孔板讀板機三臺設備組成,可實現自動分液,自動加樣和自動檢測一整套的藥物篩選流水線作業,能達到每天完成10000個藥物篩選測試能力。目前該平臺主要應用于基于細胞水平的抗腫瘤活性化合物篩選和組合藥物篩選。組合藥物篩選是目前抗腫瘤藥物配方研發的新方向,也是抗腫瘤靶向藥物臨床應用的新趨勢。
此外,該平臺的主要負責人任濤研究員是原哈佛大學醫學院美國國家藥物篩選中心的研究員,參與過50余項高通量藥物篩選科研項目的技術咨詢和實驗設計,具有豐富的高通量藥物篩選研究經驗。其所領導的小組由藥物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數據統計學學科技術搭配合理的年輕科研骨干組成。該平臺將以抗腫瘤組合藥物篩選為主要研究任務。隨著化合物庫的不斷擴充和設備的完善,將來可承接藥物篩選外包服務及藥物研發合作項目等。
強磁場中心高通量藥物篩選技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