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十二五”智能電網規劃中,到2015年,智能電網效益初步顯現,國家電網智能化達到先進水平。讓人注意到了這家曾在傳統機械電表制造領域擁有較高地位的企業,正在悄然轉型。
近日,華智控股在三季報披露后,引起了輿論的關注,讓人注意到了這家曾在傳統機械電表制造領域擁有較高地位的企業,正在悄然轉型,公司董秘熊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圍繞著智能電表的中間產品,質量和生產是公司關注的重點,而公司也正在經歷著包括產品、市場和管理上的三大轉變。
產品:機械表制造商向電能量需求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轉型
在“十二五”智能電網規劃中,到2015年,智能電網效益初步顯現,國家電網智能化達到先進水平。那目前智能電網在中國處于什么樣的技術水平呢?相關資料顯示,中國電網通過多年的建設以后,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更有部分電網技術和裝備已處于水平。熊波表示,智能電網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不同的國家的發展也是不同的,像美國作為經濟科技發達的國家,電網建設時期較早,改造建設的成本較大,所以智能電網的建設的推動也會相對緩慢一些。
今年7月,集團公司將華立科技100%的股權轉讓給公司控股子公司華立儀表,而在公告中,上市公司表示,收購華立科技之后,將更好的促進華立儀表從傳統的電能表生產制造企業轉型為點能量需求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也更有利于公司整合華立科技的資源,更好地參與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招標獲得更好的回報。
市場:各地電力局采購向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統一招標的轉型
傳統機械電表制造商在尋求自身蛻變的過程當中,市場環境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電表招標從原來由各地電力局采購,到現在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集中招標采購,對于企業來說也存在一個適應的過程。
公司海外戰略的部署,也是未來發展的重點。目前公司已在泰國、印度、烏茲別克斯坦、印尼等多個地區和國家建立了制造工廠。上半年,華立儀表與美國埃施朗公司合資成立浙江埃施朗華科技有限公司,未來將在中國大陸境內外推廣合資公司產品。在出口產品中,華智控股以智能電網產業為主。
從公司三季報顯示,子公司華立儀表分別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江蘇省電力、山東電力等招標中中標,中標訂單履行情況較好。熊波表示,公司目前50%以上的業績來自于國網和南網的招標項目,20%來自出口。
管理:普通工人向研發團隊的轉型
在2010年年底,公司于中科院聯合成立了中科院電工所華立技術研究中心,為電動汽車充電站和智能電網技術研發提供支持。而機械電表制造商的轉型,從公司人才管理上來看為明顯。在華立生產園區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公司多條生產線上都已配備了目前行業中較為先進的自動化設備。熊波說,公司的轉型其實關鍵是人的轉型,目前公司的研發人員已有300多人,研發團隊的建設是至關重要的。
浙江華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系華立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經營范圍:儀器儀表、儀表元器件、家用電器、電子產品、電工器材及原材料、機電一體化設備、計算機及工業控制軟件的制造、銷售,電力自動化系統、電力信息系統開發、設計及相關產品的制造、銷售,電力電子設備及電網終端設備、電力通訊設備、高低壓電器的開發、設計、制造、銷售,電力管理軟件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儀器儀表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開發,儀器儀表新產品的科技開發及咨詢服務,從事投資業務,本企業生產的儀器儀表、儀表元器件的配送(不含貨物運輸)及相關配送信息咨詢服務,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以上經營范圍法律、法規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限制的取得許可或審批后方可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