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航天航空中心于2012年8月22日,在科研界、經濟界、政界代表的現場參與下,正式啟用了名為BALU(Biggest Autoclave Laboratory Unit)的巨型研究用高壓釜。該設備長20米,直徑近6米,目前為世界大。德國航天航空中心今后將用它來硬化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飛機部件。
高壓釜是一個壓力密封烘箱,用于在真空狀態下固化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碳纖維增強塑料被視作未來的飛機制造材料,因為它比沿用至今的鋁更輕,可降低污染,減少重量與成本。在德國航天航空中心的Stade基地啟用的高壓釜可以容納整個翅片,可用一個燃燒過程固化較大的部件。該中心的纖維復合材料輕質結構與自適應系統研究所所長Kuehn強調,BALU同時也是探索纖維復合材料新技術的平臺;借助產業范疇的示范部件,此設備可用于研究及測試飛機部件制造領域中的新技術。
按照真實的高壓釜,科學家們還在計算機中開發出了相應的模型。“虛擬高壓釜”可以做其“真實兄弟”做不到的事情:預見將會發生的事。借助Masterbox,一種虛擬大腦,高壓釜可以參考數據庫中積累的數據,得出傳感器不可提供的數據結論。被顯示的是模擬的整個過程,借此科學家們可以知道之后在高壓釜中將發生什么情況,比如了解處于爐管中的部件是否已經提前完成,或是有質量缺陷,以便提前結束烘烤過程,這也有益于節省時間與能量。
德國航天航空中心的董事會主席W?rner教授稱,研究用高壓釜的運行再次顯示了基礎研究與應用之間的關系;碳纖維增強塑料的研究并沒有止步于實驗室,而是在工業范疇中獲得成功。碳纖維復合材料輕型結構可為資源節約型交通流動做出顯著貢獻,且不于航空。